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 甲等
作  者: 詹翔婷 
參賽標題: 不要說話
書籍ISBN: 9789573263401
中文書名: 不要說話
原文書名: No Talking
書籍作者: 安德魯˙克萊門斯
書籍編譯者: 蔡青恩
出版單位: 遠流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8年7月1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長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全美銷售數百萬冊。獲亞馬遜網路書店五顆星最高評價。翻譯成德、法、英、日、中、韓……等十來種語言。兒童文學作家林良書評:〈安德魯˙克萊門斯〉系列的校園小說,能讓你讀得由莞爾陷入沉思,由發笑而熱淚盈眶。他把深刻的教育議題,寫成一本本又好看又有內容的感人故事,真是難得。《出版者周刊》書評:本書讀者不得不對克萊門斯掌握議題的高超手法,發出由衷的讚嘆。
 
二●內容摘錄:
大衛看著琳西的小本子,琳西的講稿上塗塗改改,加了又刪。最後那幾個字是多麼小心的選擇和計算,她讓每個字都發揮意義。他最想說的是那句她已經說出的話:「謝謝。」但琳西和大衛就只是坐在那裡,在喧鬧的餐廳中。他們倆帶著笑意,安安靜靜,一個字也不用多說了。------p.244~p.245
 
三●我的觀點:
只描寫上課下課,這樣的小說還能稱為小說嗎?但如果你認為《不要說話》也是如此了無生趣,那你就錯了,差得可多了!《不要說話》是描述一群國小五年級的男女學生,為了賭氣而發起一場不說話的比賽,在熟悉的校園內,少了熟悉的笑聲與說話聲,雖然一開始變得死氣沉沉,但過了一段時間後,所有的學生學會了「三思而後言」,看完這本書後,我對「不說話」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和體悟,真是多虧了擅於描寫的作者。

其實要惹大人生氣是十分容易的,只要一件事沒經過他們的允許就發生,他們就會忍不住火山爆發。書中的比賽發起人-------琳西和大衛,就沒經過師長的同意,挑起了這場戰爭,讓許多家長、老師,甚至是校長都手足無措,而大人的習慣讓他們的情緒由不知所措轉變為火冒三丈,這樣的轉變也帶給學生們偌大的麻煩,但我想作者也希望讀者們在看到這裡時能停下來思考,我在讀到這裡時,心想父母老師總是要我們靜悄悄的,但如果有一天孩子們真的突然鴉雀無聲了,師長們卻又無法忍受,甚至為此斥責孩子,這對孩子來說是正確的教育方式嗎?而「靜悄悄」是否又成為了一個不該許的願望?

通過這本書,讓我體會到「偶爾不說話」的好處和「一直不說話」造成的不便與麻煩。偶爾不說話的帶來的益處就像甘地和大衛所相信的,能幫助我們釐清思緒,例如吵架或解不開數學公式時,稍微沉澱能有效幫助自己思考,但如果一直不說話呢?雖然能夠保持思緒清楚,也能專心聆聽別人說話的內容,可惜的是,不便之處可多著了!就像要上台報告的大衛一樣,在許多必須說話的時間、場合,不能說話將會帶給自己和別人無盡的麻煩,有時只能裝作不舒服,蒙混過去,有時雖然能手寫,但不僅看的人吃力,自己寫的速度也可能會跟不上腦袋或是時間的速度,而且不能講話,就會很難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對於自己和他人,都沒有好處。

所以,雖然偶爾不說話能得到雙重益處,但我認為作者也不希望讀者們去嘗試不說話比賽此類的活動,但看過大衛和琳西的歷程後,我確實感受到了這群五年級生在比賽中學習到的,體貼他人的心和同理心,兩組互相討厭甚至憎恨的人馬,通過兩天的少話訓練,成為了能為他人著想的成熟大孩子,我想作者希望帶給讀者的,也許就是這樣的感動吧!

書中,作者強調知道與發現的差別,因為你「發現」了紅加藍等於紫,而不是「知道」紅加藍等於紫,在你接下來的人生中,你會繼續發現黃加藍等於綠、紅加黃等於橘,也或許你會發現另一種顏色,屬於你的顏色。

 
四●討論議題:
孩子不管安靜還是吵鬧都無法得到大人的肯定,那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符合大人的期待?如果大人們真的希望孩子能維持在自己盼望的平衡圈內,應該是要明確告知孩子自己的期望,而不是一味的責罵,矛盾的心理和善變的習慣如果能改變,一定會讓孩子更能感受到父母與師長想幫助自己的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