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03 甲等
作  者: 黃靜雯 
參賽標題: 不抱怨的關係
書籍ISBN: 9789571352466
中文書名: 不抱怨的關係
原文書名: Complaint Free Relationships
書籍作者: 威爾.鮑溫
書籍編譯者: 鄭淑芬
出版單位: 時報文化
出版年月: 2010/08/25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幾乎所有的抱怨,都跟人際關係有關。而你,絕對有能力轉化任何一段不理想的關係!與其抱怨,不如「改變」你處理情緒的方式,你就能用愛、善意與理解串起心橋,締造快樂好人緣、擁抱幸福新關係。「關係」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為這份交流定調的基礎,就是我們如何對自己述說另一個人的故事,如何在心裡為他預設評價,當對方感覺到了你的描述和評價,就表現出符合預期形象的行為,給你相對的回應。
 
 
二●內容摘錄:

  辨別和判斷不一樣,辨別是決定哪樣東西不僅會保護你、還能滿足你、帶給你快樂:而判斷是覺得有必要收集證據,向自己證明你的決定是正確的。(p.40)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我們對他人的看法表現在外的形式。(p.56)

  把焦點放在享受彼此的互動,而非挑剔彼此的差異,就能創造和諧。(p.58)

  我們是來人世間成長的,其他人則提供了我們成長的挑戰、回饋、典範與靈感。(p.190)

  要建立不抱怨的關係,你必須為你所有的關係負起責任,因此,你要對跟自己的關係負責(p.196)

 
 
三●我的觀點:

  人為何抱怨?在人生當中,一定有過幾次抱怨,壓力大心情就會煩躁,我也不例外!然而心情煩躁就會想抱怨,但常抱怨卻往往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係,人們經常耗費時間抱怨對方或抱怨自己。有些人會抱怨某些人、事、物,但其實抱怨只是個藉口,其實只是想引起旁人注意或是推卸責任,甚至為自己的表現不佳找理由確實不太好,他們就會以抱怨來證明這樣的結果是有正當理由的。人會藉由抱怨來推卸責任。他們會編一大串理由,並解釋為甚麼他們不應該負責。抱怨往往用來為個人卸責,它代表的意思是:「那不是我的工作,那不能怪我,那不是我負責的。」有時候別人一直在我們耳邊重複同樣的話,或是睡覺時有一點吵雜聲,自己就會覺得心情煩燥了起來,這時候不要讓抱怨變成一種習慣,不要總是把它掛在嘴上,這樣我們的想法永遠都不會是樂觀的。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些挫折,若我們去抱怨它,不但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是一種負擔,這時應該要找對的方法,樂觀去看待它。你的反應或許不是第一次就有效,也或許不是每次都有效,但經由不斷的努力,你會找到方法,引導往你喜歡的方向去發展。,也也許是在嘗試某件事之前就這麼說,以防萬一。若實際的表現

  人們總會會因為羨慕別人而去抱怨。就好比甲同學的成績非常優秀,每次都拿第一名,這時候乙同學就會說,甲同學太笨了,一定是作弊才會每次都拿第一名,其實乙同學是羨慕甲同學成績比自己好。或是,例如甲同學是數學小老師,我邏輯能力那麼好,能做的事更多,幹嘛跟你搶當數學小老師。其實暗示自己的優越,這些話語往往透露著不安全感,人們利用抱怨的方式自誇,等於是說:「請告訴我我很好,因為此時此刻,我不覺得自己在這一點上是沒有問題的。」

  在人際關係中,很多人也會利用你跟他們站在一起對抗其他人。就好比甲同學有很多人在背後作支持,乙同學總是一個人被冷落在一旁,若有一天甲同學向你抱怨乙同學的不滿,若有一天你必須選擇其中一邊站時,那你肯定會選擇甲同學,因為你也不想一個人被冷落在一旁。他們會抱怨,強迫別人支持他們的想法與做法。這種抱怨就是在獲取權力,讓大家支持他們。
  
  以上所指的抱怨現象都是不健康的,也會無形中影響到人緣,若想要改變人際關係,首先應該要先改變自己,盡可能的去認識自己,別老師老是把抱怨掛在嘴上講,別人聽久了也會跟著心情煩躁,更何況是每次都是在抱怨!也不要利用抱怨替自己找任何理由,所以我們必須要改掉這個不好的習慣,別再讓「抱怨」影響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生活!
  
  看完了這本書之後,才赫然發現抱怨居然產生不良影響那麼大,也才知道這樣的壞習慣一定要注意,因為我們常在無意之中就抱怨了許多人、許多事,在我刻意地實行了幾天之後,果然心態上感到樂觀起來,真是神奇。也希望我能持續,落實在現實生活,讓自己成為更樂觀的人!
 
 
四●討論議題:

  我也常抱怨,抱怨對我來說是一種心情抒發的方式,若別人常向我抱怨,
其實我也會不耐煩,體諒別人等於體諒自己,所以我們應該要減少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