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1 甲等
作  者: 吳映萱 
參賽標題: 記憶
書籍ISBN: 9789868652378
中文書名: 別相信任何人
原文書名: Before I go to sleep
書籍作者: S.J 華森
書籍編譯者: 顏湘如
出版單位: 寂寞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2年2月
版  次: 二版
一●相關書訊:
故事描述一位女人20年前遭遇了神秘的事故,結果患上嚴重失憶症,每天早上起來對之前的自己毫無記憶,必須依賴她那陌生的丈夫重述,才能知道自己的過往。她嘗試著用日記記載一些殘缺的記憶及外來聽聞的往事,拼拼湊湊想找回疏落的自我……結果慢慢的發現其中的細節和她的丈夫Ben及奈許醫生的說法產生矛盾之處令她陷入恐慌不知道究竟要相信誰!
 
二●內容摘錄:
有太多的東西將我與世界其餘的部分隔離開來 P.81
悲傷的情緒像手榴彈在我胸口爆裂 P.113
有可能同時想要又不想要某樣東西嗎?慾望與恐懼有可能並駕齊驅嗎? P.132
我暗忖有太多記憶彷彿小銀魚在淺流中奮力游動 P.232
實話,不令人著迷,不令人興奮,單純只是赤裸裸的事實 P.241
如今我不得不繼續,既已涉入水中,便上不了岸了 P.281
 
三●我的觀點:
我之所以為「我」,其實正是因為每一分每一秒的過去的我所累積而成,換言之是一個過往所堆積而成的現在的我,無法記得自己是誰,無法記得自己該是誰,那種驚慌失措或許才是人生中最大的恐懼。我一直以為遺忘是一種幸福,可以忘懷曾有過的痛苦、悲傷、過濾負面的情緒,而後精粹篩選出正面的記憶,有如過去中國名言:「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故事中的女主角,克莉絲汀,必須靠著奈許醫生的來電提醒要她到衣櫥後方找出日記閱讀著它,片刻記憶起自己是誰,並在睡前繼續記錄當天所發生的事蹟,作為備忘錄提醒明天失憶的自己,就這樣子克麗絲汀憑藉著日記的累積,一天天重建了自己的歷史。我欣賞她不屈不撓的追求真相態度,雖然中間的過程及真相令她痛不欲生,一度想就此罷手,就這樣過一生,但內心的深處卻對原來的自己有無比的求知求證慾,於是它必須克服自己的心魔,靠著自己睡前記憶日記來延續她的記憶體,拼拼湊湊成自己的人生歷程。

有時矛盾的人生令人無法尋找真實答案,人們不斷的去追求新事物又不斷想抹煞一些不為人知的記憶。想不起來,就變成最佳藉口;記不得了,就成為最美謊言。
有的人一生儲存了太多不悅的過往記憶,一直受它牽絆著,假裝自己是幸福的人,總是很努力表現得開朗快活,但卻無法擺脫過去的陰影,過得渾渾噩噩,容易產生憂慮不安及茫然。

幸運的是大多數的人寧可斬斷沉甸甸的記憶,會利用紓解的方式將快樂記憶cover苦痛記憶,很快的從陰霾中重生。我們經常會更改事實記憶,重寫歷史,好讓事情變得更簡單更完美,讓事情和我們的偏好的版本一致,這是無意識的舉動。我們會編造記憶,而且是不假思索,我暗忖,每個人都該頒發一座最佳改編劇情獎。

我扎扎實實的敢保證,每個人都想美化自己的過往記憶,靠著自認別人無從求證的心態,滔滔不絕口不遮攔大膽的陳述著自己。當年勇,不管怎樣的記憶及人生都比失去寶貴的生命來的好,因為不好的記憶我們可以選擇或接受或面對或承當或釋懷或刪除或改造或隱藏或……不論你如何對待你的記憶,但它終究是存在的,而我們必須靠著自己的有限人生,努力去追求創造無限生命價值感。每個人應該smile everyday,每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告訴自己我是做棒的,然後給自己一個微笑。

我揣測著自己若是克莉絲汀,當真相漸漸明朗化時,終於恍然大悟,始作俑者原來是自己。一切的不幸,都是因為對丈夫不忠外遇的慘痛,結果這樣的錯誤抉擇竟讓家庭破碎親友分離,甚至自己差點喪失性命。事後,也許我會選擇逃避現實,永遠失去記憶別記起以往的事蹟,就這樣與假丈夫,外遇對象麥可繼續過一生,因為真相太諷刺太殘酷了,太痛苦了。

本書有許多點值得我去細細品味及省思,如麥可的愛非常極端,因為他愛不到最後選擇寧可玉碎不願瓦全。這不是真愛,是占有及狹隘,自私的愛,但不可否認,當他在促成大錯後,卻選擇以克莉絲汀丈夫班恩的身分存活著,目的無他,只是單純的想和女主角廝守一生,只是省段太過極端,愛的令人驚慌無法消受。現實生活中,像麥可這樣的情人,比比皆是,我們稱為「恐怖愛人」。

我認為整篇故事中最值得同情者是克莉絲汀的丈夫班恩及兒子亞當,一直到女主角發生重大事故後,班恩才領悟到原來自己深愛的老婆不忠、出軌,最後也因為愛她而選擇離開她,亞當是錯誤捲則下的犧牲品,因為母親的外遇,發生事故嚴正失憶,幼兒時便無法得到正常的母愛,這愛的因果,真叫人不勝唏噓。

人,真不可以踏錯一步,否則一步錯,步步錯,結局不但難堪,甚至想回頭都難。如果克莉絲汀沒有外遇,相信他們家三口將會過著幸福美滿童話故事情節;如果麥可能理性處裡情感世界,懂得放下便是福,也許下一個她將是他真正的人生伴侶,只是愛情來的無俚頭,常讓人盲目無知,變得執著及無理,往往只為逞一時之快,促成無法往回的悲劇,是否這樣的情感路,值得作為我們的借鏡。對我們來說,是否得不到的愛才是刻苦銘心,才會思思念念。得到的愛卻又棄若敝屣,毫不珍惜,這樣的愛情邏輯及哲學讓我百思不解。
 
 
四●討論議題:
1.若你是女主角你選擇真相大白還是繼續失憶?
2.當你遇到不倫之愛如第三者, 你如何整理這段感情?
3.當你的情人,提出分手時,你如何接招、挽回、釋懷?
4.你曾評估過自己是個恐怖情人嗎?
5.相見恨晚的愛,你相信存在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