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否經常自然而然,甚至無意識地拿這些過高的期望來檢驗周遭發生的任何事情上?每當結果不盡人意的時候,就會感到萬般的失望、煩悶、無奈或憤怒。我們的感覺和觸動這些感覺的思緒,是受到我們無意識的一面所控制,這種思考和反應機制是天然的,有些機制為基因所決定,比如面對危險時的恐懼,也有些是學習而來的,其中大多來自童年時的經驗。
這本書提到了一個故事,作者遇見一個叫米歇爾的人,這個人被診斷出罹患癌症,這個噩耗幾乎將他擊垮,但當作者遇到他時,他有決心也抱著希望要把癌症打敗,但他同時也感到十分地困擾,當作者跟他提到「接受」時,他回答:「接受只能用在你無法改變得事情上,但我會擊敗病魔,所以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等到作者向他解釋過接受和「接受現狀」之間的不同時,他才領悟出了「接受現狀」的價值,並深深的理解到這概念和他擊敗癌症的決心和渴望不互相衝突,他於是開始使用正向接受,並發現這能平息它的困擾,使他能更專注於打贏這場抗戰所需的事物。他確實戰勝了病魔。後來,他說自己相信正向接受在這場仗裡起了主要的作用。
這則故事顯示出正向接受的重要性,既成事實已成為過去,繼續期盼事實改變也於是無補,不如就正向接受把期盼放在未來,不要試著去改變過去的事,要放眼未來,正向接受。
有時候是否有些感覺,比如說恐懼、低落或焦慮,我們越期望它們消失,它們反而更加持續?其實,只要我們能接受這些感覺,就可以避免他們無謂的逗留。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感到低落或沮喪,並且老是想著這感覺多麼令人不快,擔心它是否會變得更糟,或希望這種感覺消失,我們可能會繼續感到低落或沮喪好一段時間,但如果我們能接受,並在當下產生這種感覺是可以的,並且觀察這種感覺,完整地體驗它,這種感覺將消退得更快。
這本書有則故事,有一個人叫做蓋瑞,蓋瑞的事業非常成功,並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對自己和生活都很滿意,對未來也充滿期望。他開始練習正向接受,並藉此解決了一些關於後悔得議題,並成功解決每天浮現的各種議題。但不知為何,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開始偶爾會陷入輕微的憂鬱狀態,而這種憂鬱最後總會消失,直到下一次發作。蓋瑞按照作者的建議,當他感到憂鬱時他會花時間專注在這感覺上,確保自己完整體驗了這種感覺,並不去逃避。他每天重複這項練習,每一次,這感覺似乎都變得更淡,而且消失得比之前更快,練習一段時間後,他的憂鬱終於不再發作了。
這則故事說明了逃避感覺只會雪上加霜而接受感覺通常是找出有效解決方法的關鍵要素。
這本書是一本可改善所有人煩惱的好書,裡面的每一則小故事都十分有意義,並且教導我們如何用正面思考改善情勢,並且教導我們不要執著過去,要放眼未來。這本書真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因為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讓我了解到思考原來是那麼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