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四組 特優
作  者: 陳彥廷 
參賽標題: 心理勵志
書籍ISBN: 986417142-9
中文書名: 心靈地圖
原文書名: 心靈地圖
書籍作者: 史考特.派克/張定琪譯
書籍編譯者: 史考特.派克/張定琪譯
出版單位: 天下遠見
出版年月: 2007年06月20日
版  次: 四版
一●相關書訊:
派克(M. Scott Peck, M.D.)哈佛大學及凱斯西方保留大學醫學博士。曾服務於陸軍醫療部隊、擔任精神科開業醫師。在一九八四年創辦了團體激勵文教基金會,提供心理專業指導,協助無數的組織建立真誠共識團體。其著書、演講不輟,是備受推崇的作家、思想家、精神科醫師以及深具影響力的精神導師。
 
 
二●內容摘錄:
平衡被視為紀律的一部分,就是因為放棄某些東西一定會帶來痛苦。我不肯用放棄速度的快感,換取轉彎時的平衡,結果發現失去平衡比某種程度的放棄更痛苦,每個人通過人生的急轉彎時,都必須放棄自己的一部分。(p.51)

在不合理的給予或破壞性的滋養方式背後,動機和形式很多,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基本特徵:「給予者」在愛的假面具下,只求滿足自己,全然不把對方心靈真正的需要當一回事。 (p.93)

一個人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完成一幅具有世界觀的地圖。當新資訊暗示過去的觀念不再正確,需要大幅修訂時,我們往往刻意忽視它,甚至操縱它,使它配合我們的地圖。 (p.37)
 
 
三●我的觀點:
對於看起來好像很簡單的問題,我們總是不給予解答,又或者將它解釋的像一套故弄玄虛的教義問答,而並非直接了當作答。最近忽然想重新認識自己週遭的人、事、物,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一成不變,但其實改變是上天送給我的最好的禮物!因為有人說過:「沒有改變就不會有未來。」

很多人都曾經問過我:你對未來有什麼樣的規劃?雖然當下回答的很含糊,卻不得不承認我從沒認真思考過這問題。每個人的心都有一張大又厚實的地圖,道路的寬度,因人而異,而圖上的轉折點相對的也就起起伏伏,當你迷路時,每個轉折點都充滿了屬於你自己才知道的意義,它讓你不在迷途,它讓你不在忙碌。而人類最大的的敵人就是懶惰!這是大多數人們的求生方式,為了改變而改變,許多父母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比自己更優秀,將當初對自己的期望轉換到他們的孩子身上,進而不斷的督促孩子,上補習班、課後輔導等…,做不到的事總要下一代的未他們達成。也許父母的出發點是對孩子的擔心和關心,但礙於父母的工作問題,而無法適時的給予親情和鼓勵。對孩子們來說,他們的心也曾經想過自己要有個幸福快樂的家庭。但時間一久,課業就逐漸成了壓力的重心,成天為了考試而勤作練習,相對的親情和家庭的問題也開始露出了破洞,孩子怪父母冷血無情,而這也不是沒道理。如果能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和學習,是不是就沒問題?但是當父母察覺,想要彌補這個空洞時,才知道原來一切已經無法挽回,孩子的心也從空洞變成了無底洞。

有時候會有一股聲音徘徊在你的耳裡消散不去,「你今天做了哪些事? 會不會後悔做了這些事?」,而我的答案是沒有! 我從不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後悔因為就算後悔了也已經做了!有很多人總是懊惱著當初為甚麼要這樣做,但在他們懊悔的過程中有人已經開始彌補當初因為失誤所犯下的錯。有些人連試都沒有事就開始否定自己,這樣連一個三歲小孩都比不過,至少他們還知道要怎麼前進,因為他們還沒學過該怎麼後退。

心靈地圖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的:「愛是為了滋長個人和他人的心靈成長,一種發乎真誠意願的行動,不但需要努力,也要有勇氣作後盾,除了持續投入奉獻外,更需要運用智慧。」愛是一種成長,而且是和他人一起。這樣的愛,讓這段愛情昇華成精神層面,可以持續發酵,如果愛只是一廂情願,如果愛只是寂寞下的產物,如果愛只是一種佔有,那麼兩個人是不會有所成長的。愛是一種發自內心有意願去做的行動,愛除了是一種感覺,它更是一種“行動”。當你愛一個人時,你會發乎內心的去關心他,照顧他,以行動來證明。把愛放在嘴邊的人不見得懂愛,將愛的真諦展現出來才是真正的知道愛!愛不但需要努力,也需要有勇氣做為後盾,愛少了努力,感情會漸漸變淡,愛少了勇氣,你就不會去包容對方。愛除了持續投入奉獻外,更要運用智慧。在愛人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利用智慧去瞭解對方的想法以及思考自己所作的事情,如果愛少了智慧,就像人沒有了大腦,沒有大腦的人就像機器人一樣每天做著相同的事情,即時再深刻的愛也會厭倦,也會消逝。這是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學習到也領悟到的事。
 
 
四●討論議題:
1.是不是應該要開始改變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