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這本書之前,我都覺得有心機是不好的事,直到看見書的內容後,我才發現其實有心機不見得是壞事,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社會很不穩定,新聞也總是報導一些社會負面事件,殺人放火的事也層出不窮,適當的心機其實是能保護自己的,做人不能太過單純,要懂得偽與詐,要懂得適度去偽裝自己,將心事捏爛在肚子裡,也不能隨便亂說。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職場上更是要小心言行,員工與員工之間更容易產生憤怒與報復,有一次我就與一位員工在櫃台和店長在商討上班的時間,那位員工說:「我可以早上十點來,十一點多回去,一點多再來,然後三點多回去,晚上六點再來嗎?」店長說:「有人這樣上班的嗎?」我說:「你乾脆不要來,休息一天算了!」說完這句話我才後悔,但已經來不及了,這樣的說法很容易惹惱對方,畢竟決定權是她並不是我,所以依我的立場是不能這樣說的,適當的去觀察別人,不要只是一頭的將話說出來,這也是一種心機,因為你能從別人身上學到許多道理。
喜怒不形於色,才不會給自己造成麻煩,太過直來直往的人,好聽點就是憨直,難聽點就是不看場面,適時的去調度才能避免小人,我覺得人是一種很特別的動物,就是因為常常抓摸不定,所以才要更懂得去防範與觀察,隱「優」暴「缺」,成全別人的好勝心,會讓別人更加得喜歡我們,也能獲得較好的人際關係。如果對手和我們有著相同性質的特長,一旦參與競賽,設法讓他一步,即使別人技不如我們,也可以讓對方獲得勝利。但如果一味地退讓,會讓別人覺得我們技不如人,因而讓對手產生輕視不削的態度。
書中有提到競賽時營造一個勢均力敵的局面,使對手知道我們並非弱者,進一步再施小技,把他逼得很緊,使他很緊張,讓他知道我們是個箇中強手,從劣勢轉均勢再轉優勢,最後將勝利讓與對手。人若是站得住理,而能表現得謙遜,自然而然就能顯示出他的胸襟坦蕩、修養深厚。
我覺得名次很多人都看得很重要,其實就算沒得名次,也可以在這之中學到經歷和對手的應變能力,吸收之後再挑戰就會更有能力。
做人擁有好心胸,要想得開才能活得不累,我的爸爸也總是告訴我,有的時候要留台階給別人下,有的時候要有寬宏的態度去對待他人,當好人其實不難,但太好的人又會使自己吃悶虧,「助人為快樂之本!」做一件好事心、存好意就是一種善,當自己心存善念時,也要為自己留些心機,這樣可以方便觀察那些想利用善意的人。想要保護自己、成就自己,就不能太過單純,每一件人生的考驗都需要自己去克服,身旁也許會有很多幫我們的人,但也有些對手和想讓我們失敗的人,皆在其中。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有好心胸就能活得瀟灑不累,不管人生遇到什麼大事難題也無所畏懼、而能應付自如。有首詩寫得好:「肯做必然成,不做必不成。凡是若不成,乃在不做人。」做人不能像是言語的巨人和行動的矮子一樣,只有三分鐘熱度,奮鬥一陣子就在挫折和困難面前退縮的人是永遠不會成功的。
有心機並不是壞事,重要的是你如何將心機運用自如,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