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29 甲等
作  者: 黃詠阡 
參賽標題: 關心爸媽了嗎?
書籍ISBN: 9789866079726
中文書名: 關心爸媽了嗎?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言心翎
書籍編譯者: 張嘉容
出版單位: 紅橘子文化
出版年月: 2013年2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想要有孝順的孩子,父母自己也有責任,「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孩子能不能孝順爸媽、關心父母,是必須經過教育的,也必須經過學習,更必須透過提撥、點醒。

  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記住,教導你的孩子孝順,同時孝順你的父母,樹立一個好榜樣,讓孝順成為世代承襲的傳家之寶。
 
二●內容摘錄:
  如果從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能灌輸孩子孝順的觀念,指導孩子做出孝順父母的行為,幫助孩子養成孝順的習慣,並且以身作則,對自己的父母也有同樣孝順的觀念和行為,那麼,孩子浸潤在一個孝順父母的環境裡,潛移默化,長大自然也不會差太遠。(p.06)

  父母還在的時候,不懂得孝順,或是沒有即時孝順,千等萬等,等到父母走了,那就再也沒有機會了,用遠沒有機會了。(p.12)
 
三●我的觀點:
  父母是我們一出生就接觸的家人,也是需要陪伴我們一生最重要的人,當我們面臨嬰兒期、青少年期、壯年期,這一路走來都是父母拉拔我們長大的,過程不管是金錢上的援助,還是背後支持的力量,都是父母不為辛辭的照顧,使我們能克服一切的困難,讓我們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孩子是父母心頭肉,為了成就孩子的好,父母可以絕對犧牲,毫無猶豫,不見畏懼,不論金錢、時間,甚至是自己的身體,都在所不惜,勇往直前」。父母都會把最好的留給子女,雖然有時很囉唆,很愛碎碎念,但一有什麼好吃的總留給子女;那時高三,放學回家要吃飯時看到碗裡有一顆肉包的餡,我問爸爸:「這是什麼東西?」爸爸:「這是剛剛吃肉包把餡料拿掉留給你吃的」,聽到這段話,我整個發自內心的認同父母總把最好的留給孩子;肉包的外皮是裹著很厚的麵粉,單吃一定不好吃,一定得靠內餡搭配才好吃,但爸爸卻把最好吃的留給我們,雖然當下沒有表示感動之意,但那種感覺卻深深的烙印在腦海裡;以前的我,只要飯一煮好就會馬上開動,但長大才明白,父母工作辛苦回來還要煮飯給我們吃,真的很累,所以慢慢的改變想法和觀念,但自私的我們總看到眼前的美好,而忘記父母的辛勞,爸媽總說:「以後當父母就會知道父母的偉大」,雖然還不懂那種感覺,但我懂父母期許孩子功成名就的希望,才會不斷要求孩子要認真讀書,爸爸常說:「書不是為夫母而讀,是為自己而讀」,所以爸媽也太常管我們有沒有讀書,因為讀書是自動自發的,不是靠父母或別人硬逼著你讀,但最終的出發點是為了我們的未來著想。

  孝順父母的方法有很多種;本身是就讀美容美髮科系的所以只要媽媽頭髮白了,就會幫媽媽染頭髮,雖然常嫌東嫌西,但需要我時還是會找我幫忙,讓我熟練染髮的技能,也能讓媽媽美美的出門,說來真是一舉兩得;孝順不能等到想到才去做,而是要時時刻刻去留意,使爸媽有能減輕負擔,這才是做子女應遵守的本分和義務。

   該去反省與思考我們平常是用什麼態度去面對父母的,有時是一時的情緒,有時是對反對的事發出警訊的抗議;父母是養育我們最重要的人,縱使在外面遇到挫折或瓶頸,回過頭還是只有這個家是最溫暖的,有這些支持你當靠山的家人,還會有什麼不好呢?我們只會不斷的長大,而父母則是不斷的衰老,沒有人可以養你一輩子,我們得不斷學著獨當一面,換我們要照顧父母,要珍惜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不要等到後悔才來感嘆,因為歲月不饒人的,孝順父母不嫌早,重要的事要有孝順父母的心。
 
 
四●討論議題:
  很多時候,我們在等,等有空的時候、等有錢的時候、等適當的時機,才要好好地孝順父母,可是這樣會不會太遲,會不會後悔憾恨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