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25 優等
作  者: 李承家 
參賽標題: 在世界的邊緣
書籍ISBN: 9789866490279
中文書名: 在世界的邊緣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焦桐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0年1月
版  次: 二版
一●相關書訊:
  「在世界的邊緣」這本書是在說作者焦桐到薩伊採訪的一些經歷過程,以詳細的描寫作者用心的帶著我們看那些難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感受與想法,讓我們看到非洲那些人民的生活、醫療、疾病、種族和國家的各方面問題,用真誠的心來感覺寫出這本書,完全不誇大、不作假,帶著我們去見證這一切的苦難,使我們感到身歷其境,感覺就像是真的跟著作者焦桐到非洲一樣,親眼看到眼前這令人難以致信,如同生活在地獄般的難民所有的景象。
 
二●內容摘錄:
  在第三世界裡,人民窮於生存,我們的世界裡,窮於精神。〈P.10〉

「凶暴的背後,是孩子們的自卑。」卡瓦塔指著地圖說他生長的地方,以左手作手勢,陳述自己當街頭遊童的往事。〈P.63〉

  然而一切苦難最可怕的,是永恆的苦難。地獄之所以痛苦和恐怖,是因為他們要掙扎著「活」下去吧,每一分鐘的延續,都是一分鐘的折磨。〈P.100〉
 
 
三●我的觀點:
  我在沒看過「在世界的邊緣」這本書之前,其實我也常常都在電視新聞、報紙中看到有關非洲的一些事情,像是環境、生活或醫療設備方面都是最常聽到或看見,常覺得要是非洲在離我們進一些的話,也許多少可以幫上忙,雖然我還是學生金錢方面可能沒辦法,但至少可以去當志工,在一旁協助他們,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盡我所能的幫助他們。

  「在世界的邊緣」這本書看完後,我們應該感到慚愧,我感覺就像是親身經歷了這些事一樣,不管是作者寫到愛滋病末期患的那些症狀,還是那些難民貧窮苦難的狀況或造成這些悲劇的原因、種族衝突等等,作者焦桐都將它採訪經歷所有看到和內心深處真實所感受到的全一一詳細的寫出來,這也讓我非常的佩服作者焦桐他那令人敬佩的勇氣,才能深刻的體會到那些難民的心裡,感到身歷其境。

  在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作者寫到由幾個國際救援組織所組成的餵養中心,那裡面的孩子不一定都有名字,而是帶著像手錶一樣的號碼牌,其中有個編號第67號的男孩他罹患了皮膚病,而當作者寫到成群蒼蠅和蝨子在潰膿的皮膚爬行時,我的心真的已經快無法承受他們所受的這些痛苦,就如同作者焦桐所說的一樣,痛苦遠比死亡更恐怖,這根本就像是地獄般,是永恆的苦難,這是我一輩子可能都沒辦法去體會的苦,對他們來說每一分鐘生命的延續,都是多一分鐘的折磨,或許這就是命運,決定讓他們生在這國家,但往好處想也許下輩子可以過更好的人生。

  我真的覺得我是這世丄最幸福的孩子,能夠生在台灣這民主的國家、吃的飽穿的暖、醫療設備又發達,對那些在世界邊緣的人們來說這應該是他們在內心深處非常微小的小小心願,甚至連想像可能都不敢去想,所以這也讓我了解到更應該珍惜、懂得去愛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用心去感受這世界,在這世界我想不只非洲,一定還有更多處於世界邊緣的人等著我們卻發現拉他們一把,雖然這些難民無法擺脫這現況,但在這險惡的國家中找到生存的方式,就是他們唯一能做得到的事情,我相信有一天他們一定會改變現況,過著他們所想要的生活或不一樣全新的人生,雖然這些難民無法擺脫這現況,但在這險惡的國家中找到生存的方式,就是他們唯一能做得到的事情;最後,就是希望這本書能讓更多的人來閱讀,我想大家一定可以打從心底感受到作者焦桐到非洲真實採訪所經歷到的一切,讓自己發現更多不同感覺。                            

 
 
四●討論議題:
如何去幫助非洲的這些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