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21 甲等
作  者: 胡心婷 
參賽標題: 問天,路怎麼走
書籍ISBN: 9789570836509
中文書名: 問天,路怎麼走
原文書名: 하늘길
書籍作者: 李文烈
書籍編譯者: 盧鴻金
出版單位: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0年8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為了尋找天路,他從小孩走到成年,輾轉流浪,翻越一個又一個天涯與海角,想找尋世代貧苦之因。他堅持「就算被推進滾燙的油鍋也不輕易放棄」的堅毅,逢人便探問,而路人好心的提點,又透露出世間眾凡各自尋找天路的辛酸。一群同樣如此渴望天路也苦苦追尋的凡眾,絡繹不絕前去的人們啊,是否找到各自心中的答案?而他是否能為他們帶回人生苦海裡的答案歸來?
 
二●內容摘錄:
我在人世間漂泊,尋找天路的時候,您也只是迷失在書本裡而已。-P.53

堅信自己終於找到天路的年輕人,對於道士的回答大失所望,那麼這個道士究竟是什麼呢?他也只不過是這個世上無數「什麼都知道的笨蛋」其中一個而已嘛!-P.98

正因為牠是卑賤的東西,我才更想知道牠住在哪裡,如果沒有辦法成為龍的身子也能飛到天門之前,那麼牠在背後,一定是付出更多血淚的努力。-P.102
 
三●我的觀點:
        從古至今,貧窮一直都是十分傷害人的。它使人的身體感受到飢餓、悲傷、生病、擔憂、迷茫、痛苦、又不知未來於何處……許多負面的情感。窮苦並非所有人都擁有,每人的命運出生在世上便不盡相同。而這命運是否為命中注定而無法更改,又為何同樣為人,命運會如此的不同。有人臣服於貧困的生活之下,理所當然的過活著;有人則同樣貧困,卻有必須尋找到真正為何貧困的理由。

  在故事中,有位老書生花了五十多年來研讀那十車有關去天路的方法的書,老書生完全相信書中所寫的資料,即使那些資料都是不一樣且老書生根本沒去走過。老書生被那些書本給蒙蔽雙眼,單單坐在書本前研讀,相信自己可以找到天路該如何去的方法。「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老書生對年輕人說了一整夜能去天路的方法,當年輕人問老書生該如何去的時候,他怎麼樣也答不出來。老書生研究了去天路的路那麼多年,卻只是在書中找尋答案,沒有真的去找。很多事不是都可以從書本上得知,有些是會因為某些外在的因素而有些許的改變,寫著天路去的方法的書也沒人可以肯定那些路到底對不對,那一大堆的書中,有那麼多種方法,人的一生是不夠一個一個去求證於哪條路、哪本書是對的,與其不斷地翻閱書中資料然後去死死的信任而被那些給綑綁住,不如自己去開闢一條真的有可能的道路。有人書看的越多越是會被書給綁住不會活用,這樣只是在背頌著書中的內容,一點意義也沒有。

        為了找尋天路,年輕人走上了一趟未知的旅程。我想這是一個需要很大的勇氣還有很多的耐力才能去做的事。年輕人一路上都是用他的雙腳去找尋天路,走了很多年,在路上一定遇到了很多的事情。雖然那些事情可以讓人成長,但是那過程中的艱辛與孤單真的會很難忍受。像是實現夢想前都要經歷的挫折,有些人可以撐下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有些人卻因為辛苦而改變了自己原有的夢想。遇到困難的事我們很常就直接放棄,只是佇立於原地不嘗試著踏出一步,即使終點在近也尋找不到。

  虛榮、貪慾、虛幻、懼怕的關係使人找不著天路。想要找到天路,找到自己心中疑惑的解答,除了讓自己的身心都保持純淨,別無他法。身為人類最常有的就是虛榮、貪慾、虛幻、懼怕,我們很難不去擁有這些感覺。虛榮,可以位自己帶來滿足感、有高人一等的感覺,讓自己比別人強,讓自己有自信心。貪心的我們總是想要更多,希望可以有比別人所有的還要多。我們也容易被虛幻的假象給欺騙,以為自己能與高高在上的人相提並論,被自己想像的虛幻給一味的相信。人類會害怕很多事而不敢放手去做,讓自己錯失了大好機會,怕著很多說不定只是自己給自己的恐懼感而害怕。
 
四●討論議題:
貧窮真的是因為懶惰或浪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