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19 優等
作  者: 劉秋雲 
參賽標題: 寂寞之歌
書籍ISBN: 9861247440
中文書名: 寂寞之歌
原文書名: 寂寞之歌
書籍作者: 藤井樹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商周出版
出版年月: 2006/09/26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藤井樹,本名吳子雲,他喜歡別人叫他吳子雲,而不是藤井樹。《寂寞之歌》並不是「藤井樹」的作品,而是「吳子雲」的。因為它寫了很多「吳子雲」而「藤井樹」只是大家更熟悉的名字。

  什麼樂章,可以彈奏幾十年?沒有寫曲人,沒有演奏者,更沒有滿場衣著隆重的嘉賓,只有你自己。當音樂聲停止,沒有人站起來拍手歡呼,沒有鎂光燈此起彼落,更沒有人謝幕鞠躬,只有你自己。這部樂章,叫做生命。而寂寞,是生命的主旋律。
 
二●內容摘錄:
  兩個人的故事從開始那一秒就在進行堆疊的動作,不管過了幾年,或是十分短暫的時間,只要當時心裡是有感覺的,或是有遺憾存在的,那麼,情緒就會堆疊。而寂寞是最明顯,也是唯一的。(p.46)

  理想和現實之間,是不是,總像他們說的那樣,先畫了道水藍色的美麗弧線,然後一切,就被隔離起來,不曾在跨越邊界,只是坐在車窗外忙著想念?(p.119)

  感覺像是一張張、一片片薄得無法單位化的東西,它比羽毛更加細緻,它比纖維更加微小,經過時間的累積之後,他一張張、一片片地疊在一起,增加了厚度,增加了質量,所以我們才能在心裡「觸摸」它。(p.134)
 
三●我的觀點:
  在這本寂寞之歌裡,我看到的不是一個眾人皆知的小說作家,而是一個相當普通在描述自己人生中種種回憶的人。書中提到的寂寞,有他的家庭、他的青春以及友情和愛情,在這些過程中有淚有悲傷還有感動。吳子雲在每個階段都有他的寂寞,當然不只他,每個人都一定會有屬於自己各個階段的寂寞,而這些寂寞只有自己能夠了解。

  我發現他的人生其實很普通,他的家境清寒但是他母親的毅力和努力令人感動。他的一生並不完全是美滿的,但卻也有非常美滿的時刻,而這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描述愛情的過程。他描寫愛情的甜美以及痛苦,不過我想,戀愛的滋味就是如此,總是含有綺麗的粉紅色,彷彿全世界只要有彼此就夠了,但失戀的苦卻讓人痛苦的不能自己,甚至不知道要過多久才能從悲傷的情緒中抽離,這就是愛情。其中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把人朝回憶的湖裡丟,一定會漾出驚人的水花。」或許我們都在回憶的水花中,不斷地等待。

  「愛情的寂寞,似乎永遠都最沉重。」對於這句話,我感到了認同。愛情真的很奇妙,人們會用一分鐘的時間去認識一個人,用一小時的時間去喜歡一個人,再用一天的時間去愛上一個人,到最後呢,卻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忘記一個人。也許愛不是懷念,不是熱烈,而是歲月。久而久之,就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仔細想想傷人的,其實不是背叛,而是在乎;分手也不是傷害的主軸,而是回憶。我們總是以為是感情傷害了自己,但其實讓我們最受傷的人,永遠是自己。

  讀完這本書後,在我心中突然產生一股莫名的寂寞感,或許是因為我深入他的劇情中,而體會了他的感觸吧,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會有寂寞,只是自己願不願意去面對它,而不肯坦然面對那種感覺的人,因為害怕寂寞的那一面被揭開,所以漸漸的用堅強抵擋自己的孤寂,偽裝自己寂寞的那一面帶著一副光鮮亮麗的面具,而「寂寞之歌」給我的感覺就是如此。假裝自己很快樂,其實很累,面具帶久了,遲早有一天會脫落,當那一天來臨時,也就是崩潰的時候。

  在前敘提到「寂寞之歌,是更上一層樓的寂寞。」剛開始看的時候,根本不懂它主要的意思是什麼,直到看完,我想我能夠理解,所謂『更上一層樓的寂寞』所代表的意義。就像是一個人已經寂寞了,還聽了寂寞的歌,感覺是一樣的,寂寞之歌,把什麼是寂寞解釋得很清楚,從前半段親情、中間的友情到後半段的愛情。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透過藤井樹的文筆,卻描寫得如此生動,讓人很想一看再看,甚至會好奇他現階段的生活又是如此的驚奇?他會不會再把他的故事編寫成另一本小說,而寫出更生動故事呢,讓人產生一種期待。
 
四●討論議題:
  每個人都會有寂寞的情緒,但「寂寞」真正的定義是什麼?當寂寞來襲時,什麼方式會是最好的紓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