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英文翻譯成「撐死與餓死」Stuffed and
Starved,這兩極的標題,看了就想繼續看下去,現在社會上的貧富差距很大,富有的非常富有,甚至到了浪費的地步,貧窮的人也非常貧窮,連三餐都有問題,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甚至有些人好幾天都沒有吃了,瘦成皮包骨,有些還有疾病呢,雖然常常有些捐款的活動,但不知道有沒有幫助到他們的生活,看電視常常看到非洲的生活,看完之後覺得自己非常幸福,三餐溫飽還多選擇。雖然大家都知道自己很幸福,但還是有人浪費食物,甚至取鯊魚的背鰭來烹調成高級食材,不僅浪費還傷害了動物的生命。現在的人為了炫耀自己的身分而選擇了浪費而最昂貴的食物,真叫人看不下去。
從作者的結論來看這本書,或許能更清楚了解他的理念和意圖:世界各地的農人和農場工人,因為政府高官的縱容和市場的反覆無常,就快要活不下去,消費者肚子裡塞滿了加工食品而不可自拔,農企業的食品和銷售導致跟飲食相關的疾病病例數字創下新高,不僅危害成人的健康,也如同在兒童身上植入定時炸彈,含有低廉卡路里的產品打擊了本土經濟,但超市仍然大量供應。我們跟食物的生產體系和飲食樂趣的距離越來越遠。大多時候,消費者渾然不知食物入口前所經歷的辛酸血淚,而我們的住家環境和工作型態讓人不敢妄想現況可能改善。
現在的糧食系統根本是座荒原,它不只危害人類,也對其他動物造成結構性的傷害。它永無止盡消耗水和能源。它造成全球暖化,並成為疾病肆虐的溫床,它還麻痺了我們的感受力和同情心。
不是我在選擇食物,而是食物選擇了我,單一作物大量生產,化學添加充斥市場,為糧食生產當權者量身訂做的有機認證標準,超級市場通過物流控制了糧食生產者的命運。。。,而我們的工作,居住的區域,公司和住家往返的距離都影響了我們對食物的選擇,否則便利商店的速食產品不會佔據絕大多數外食人口的腸胃,畢竟它廉價、方便、快速又有多樣的變化,可是這樣的食物,不只是因為剝削生產者而獲得利潤,對身體來說更是垃圾的食物,我們卻只能麻木的接受,因為沒有其他的選擇,起碼在有限的收入和長時間辛苦的工作後,已經精疲力竭,無力尋找對自己好的健康食物。現況雖然是這麼的無望,作者還是提出了一些零星成功的抗爭經驗,並鼓勵消費者爭取「食物主權」:人民、國家或聯邦決定他們的農業和糧食政策的權力。不要輕言放棄我們決定自己要吃什麼?買什麼?食物由誰和如何生長的權力。
作者希望從個人做起:1改變口味。2吃當季的食物。3吃得符合農業生態。4支持地方產業。5所有勞工都有維護尊嚴的權利。6農村需要徹底的,全面改革。7人人都可以維持生計的收入。8支持永續的糧食供需結構。9突破糧食體系的瓶頸。10為過去和現在的不公提供補償。
作者一直堅守著一個理念和原則,是各種政治組裝的人都應該服膺的,我們也在乎環境、永續、其他生物以及個人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