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雙腳比他健全,我可以跑可以跳,甚至可以想去哪裡就走去哪裡,但是他坐著輪椅卻做了很多我可以做但沒去做的事,那個人就叫做林錦川。或許你沒聽過他的名字,但我卻覺得這不算厚也不算薄的他的故事很勵志。
在他三歲以前,也是跟一般孩子沒什麼不同,快樂地四處玩耍,但是那年,上天在他的生命當中畫下了一個轉捩點,他染上了「脊髓灰質炎」,也就是俗稱的「小兒麻痺症」,病毒破壞了他的健康,他的雙腳萎縮、無力、脊椎側彎,甚至一度嚴重到脖子以下完全無法動彈。從一開始的板凳到手搖三輪車到十九歲緩緩地走出了第一步,他一直都保持著樂觀的想法,雖然可能有時候會小抱怨一下但這種心態沒有持續太久。他不曾忘記過「要念書、要上大學」的志向,有空時總不忘拿著書本看,後來也順利地上了大學,他歷經了總共十三次的手術,都咬著牙撐過來了!
在因緣際會下,他才接觸到伊甸,而且深入了解了伊甸的宗旨和工作內容。擔任了第一屆後援會的秘書長,首創的「身心障礙體驗活動」相當受到大家的好評,使大家可以體會到身障朋友們的不便之處,將心比心。他說這比幾小時的演講、宣傳來得更有效。我再同意不過這句話了!比起向他人訴說因為身體的關係而產生了多少的不方便,讓他們親身感覺一次就足以了解這些困難了!後來陸陸續續也有類似的體驗活動出現了,不只是身心障礙的體驗活動,還有體會懷著大肚子的媽媽們的辛苦的活動,我覺得創辦這些活動實在是太棒了!
為了打造無障礙環境,他與伊甸多次聯絡政府相關部門、會同相關人員前往各個公共場所檢查無障礙空間、積極關心大眾運輸交通的無障礙設計,只是想給每個身體不便的朋友們一個更好的福利,況且這些設施,老人、孕婦或許推嬰兒車的家長們也會用到。現在我們在很多的場合中都可以看到一些方便設施,那些,就是他們所堅持、努力下來的成果,如果沒有他們和一些大眾團體的合作,身障朋友們可能去到很多地方又會多了一點困難。就算我們不是身障朋友們,但是那些設施我們也是可能會有用到的一天,例如:拖著行李,要提著厚重的行李上下樓梯光想像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了,何況他們?!所以這些設施都是必要的。
還有這本書我最喜歡的一個章節,由於地雷受害者的關係,他和伊甸注意到「國際反地雷組織」,雖然一開始只能在大會上旁聽,但是經過兩年的努力之後終於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之後開始走向了國際,他們發現很多受害者因為身處落後或戰亂國家而沒錢買輪椅只能靠板凳甚至用雙手在地上爬行。他們飛到越南、菲律賓、柬埔寨、寮國、約旦、阿富汗、薩爾瓦多等國家贈送輪椅。曾有一位阿富汗七十多歲的老先生獲得輪椅之後感動得對他說:「我沒聽說過臺灣,也不知道臺灣在哪裡,但你卻從臺灣帶來我一生都沒想過可以擁有的輪椅。而你,竟是坐著輪椅而來!」。我真的覺得這句話太感人了!他也是坐著輪椅但是他卻飛越了海洋和陸地不畏懼的進入戰地將那些輪椅送給那些受害者。我覺得這樣很偉大,那句話猶如棒頭當喝般的斥責著我,我有方便的雙腳可是我卻沒有像他這樣做出如此的事情。
看完這一本說了他做了多少令人感動的事情的書之後,我覺得這是該檢討自己的時候了。不論年紀的話,他做了這麼多對弱勢團體的幫助,付出了這麼多努力與愛心,而我到現在卻沒做過幾樣能與他相比的事情,不只是在臺灣就連海外的身障朋友們也收到了他和伊甸的愛心。偶然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發現了這本書,知道了這號人物,卻發現原來他做了這麼多偉大的事,他的故事讓我覺得很勵志,在我所敬佩的人當中又多了這樣一位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