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二年三班 甲等
作  者: 范均滎 
參賽標題: 想要有個家
書籍ISBN: 9867959809
中文書名: 想要有個家
原文書名: 想要有個家
書籍作者: 林舒嫻
出版單位: 文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6年1月出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家,有熱騰騰的晚餐、關心自己的雙親。但在這個家庭中,小畢卻不這麼想,他的父母是賭徒,為了躲避債主,不斷地搬家,因此小畢一直轉學,沒有朋友。他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導致他的觀念偏差許多,他覺得沒有人真正關心過他,父母眼中只有錢。皇天不負苦心人,小畢遇到了導師-依萍,導師一直關心他,而小畢也體會出老師對他的付出,小畢的雙親也經過慘痛的教訓,決定認真工作,還清賭債,並承諾給小畢一個溫暖的家。
 
二●內容摘錄:
(P56)在這喧囂逐漸消逝的夜裡,光滑金亮如玉盤的月亮,陪伴著夜歸的人,溫柔地撫平人們一天的疲憊。

(P71)愛和耐心,永遠都是教育的不二法則。

(P175)有時候,你必須忘掉別人告訴你應該怎做,想想你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任何生物,就算是一隻螞蟻,也有開心活著的權力,更何況是我們人類,更何況是你呢?
 
三●我的觀點:
        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對我們算是一件很容易、很簡單的事,但對有些躲在社會牆角的人們來說,這個看似簡單的家對他們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他們也有父母親,但也是因為父母親身上的種種緣固使得這些跟在父母親身邊的孩子,無法有一個正常的家,甚至沒有固定的家可以讓他們遮風避雨,而長期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孩子,觀念也會比別人偏差了許多。有人覺得“錢”可以解決很多大小事情,不惜偷拐搶騙,也有人覺得“毒品”是生活中必備的用品,用自己的身體去換取這個會害人的物質,然而這個錯誤的觀念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也演變成了社會中的負面人物。

        至今,我突然在電視上看到相同的情景,有一個小家庭一家三口,爸爸和媽媽都是因為工作壓力大的關係使自己陷入一個沼澤中,他們用毒品的藥效來減輕自己的壓力,讓自己沉浸在一個毒品的快樂中,而他們居無定所,沒有家,就像流浪漢一樣,當然,他們的小孩就成了他們自己賺錢的工具,他們把自己的小孩推入應召站工作,換取來的金錢,就是大人們來買“毒”的源由,然而這個小女孩長期跟爸媽在一起,所以她認為凡事用身體就能換取她要的物質,而她在學校根本就沒有朋友寧願用冷淡的心情去跟每個同學溝通,她甚至還刻意與人保持一段距離,不讓別人知道她的存在,但她的心中還是一直渴望有個溫暖的家,那個家是可以充滿歡樂的,是有人真正關心過她的,而不是充滿毒的家,更不是充滿暴力的窩,她只希望能有一個家該有的樣子,是有笑聲和吵鬧聲的,但還好最後這位小女孩就如同故事中的小畢一樣,不但遇到人生中的貴人,還幫助她實現夢想,現在這個小女孩已經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了。

        在這故事中,我發現到我現在原有的家庭已經是很幸福了,不必再要求到更好,而我也觀察到書中的主角-小畢,他雖然有一段不安的童年歲月,但也就是因為這樣,在他的人生中出現了三位貴人,更有一位是直接影響到小畢本人的,那就是藝術家〝畢卡索〞,他發現這個藝術家的畫作所呈現出的色彩就好像自己的鏡子一樣,充滿害怕、不安的心情,小畢甚至對這位藝術家感到好奇,漸漸的,他發現了自已的興趣,畫畫,他愛上了畫畫,而且越畫越入迷,他不管別人對他的異樣眼光,一直朝著自己的興趣走下去,然而幫助小畢的兩位老師-依萍老師和昆達大哥,他們不像其他老師一樣,從未關心過自己,這兩位貴人總是在小畢闖禍後,幫他解決問題的人,他以為這兩位老師會罵他一頓,但結局總是令人吃驚的,他們不但沒有罵小畢反而越關心他、越關懷他,知道小畢家境不好卻又擅於畫畫還主動買了一組色鉛筆,提供給小畢,而久而久之,小畢不討厭他們了,也覺得有人在關懷他,讓他的心中逐漸充滿了溫暖,此時,小畢也發現了自己並不孤單還是有人去溫暖他的,而偉大的畢卡索則滋潤了小畢枯竭的心靈,讓他肯定了自我的價值,並且找到人生的目標。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家,屬於自己的太陽,他們或許還沒出現,也可能是時機未到,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有圍繞在你身邊,只要找到人生的目標,並且不斷的勇往直前,就會發覺原來活這是一種幸福,幸福是不會任由我們減少的。
 
四●討論議題:
1. 家,是怎麼組成的?怎麼創造的?

2. 家,是一個充滿溫情的地方,而不是充滿害怕的地方,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