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發現身邊最信任的人,為你虛構了另一個版本的人生…」這封面上寫小字,吸引著我。是怎麼的一種虛構的人生、是怎麼把這個句子完全的詮釋所有內容。我覺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把女人的一些心裡變化描寫得如此生動,有時焦慮、有時憂鬱,有時為了愛而柔軟、有時為了愛而傷心。
讀著讀著一頁又一頁,我彷彿變成故事中正在讀日記的克莉絲汀女主角。隨著一天一天的日記,彷彿明白一些事情,也跟克莉絲汀一樣,對一些內容及地方產生了懷疑。例如說當她想起她懷過孕並生了個孩子叫亞當時,生氣班恩沒有告訴她;當她回憶起曾在年輕時參加一場派對上的一個朋友,想不起那朋友的名字,卻感覺是一輩子的好友,但是班恩卻告訴她從來沒有這樣的一個人;當她在參觀以前住過的房子時,回想到曾經在餐廳寫她的第二部小說,便很驚訝地知道原來自己並不像班恩所說的是個祕書而是位作家。我看時頓時有些困惑,有些迷惘,是不是自己漏掉什麼地方,但兩邊的說詞都極具說服力,也極具矛盾力,我只好帶著滿腹問號讀下去。
克莉絲汀在醫師的協助下,終於連絡上了她一直懷疑是否存在的好友。在一次次的與好友的通話、碰面之下,事情開始有了些轉變!克莉絲汀詢問她的老公班恩的長相如何,當克莉絲汀所描述的完全與好友不同時,開始再懷疑,在得知原來跟她住在一起的是假班恩,是多年前攻擊她的兇手麥可之後,我才了解到這其中的矛盾。在克莉絲汀最後跟麥可爭鬥時,把旅館燒了起來,自己真正的丈夫班恩和根本就沒死的兒子亞當都在此時與她的好友聯繫上,都趕到醫院陪在克莉絲汀身邊。後來克莉絲汀想起了她與丈夫的婚禮、婚姻還有生活,相信著自己已經康復,便笑著睡了。
看完整個故事,隨著故事情節心情起起落落,甚至最後都是繃著神經看完的。這是一本很棒的小說,很少讓我要完完全全地投入在裡面的書,因為有可能他只是在利用你的缺陷來達到自己的慾望。這本書用故事情節來表達一些價值觀,讓我們有更深刻地感觸來自省。內容豐富到花火迸射得讓人無法睜開眼,一直到看完最後一頁闔上書還會覺得整個人繃緊得握緊拳頭,籠罩在那樣的氛圍裡久久無法自拔。記憶,證明了一個人生存在這世界的價值。它證明你參與了這個生生不息、不斷變化的宇宙,而你無法體會、也不敢想像失去記憶的徬徨和無助感;記憶是每個人最珍貴的一樣寶藏,藏在自己最私密的地方,如果有一天,它統統不見了,你什麼都想不起來,那會是怎樣可怕的一番光景。我覺得作者以這種方式在描寫故事發展,反而讓讀者很能瞭解克莉絲汀的心情,而能更投入在這個故事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