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本書是我從圖書館借來的,吸引我的原因是文中介紹說明條理清晰,讓我可以在面對這種嚴肅的議題中輕鬆容易了解。全書包含四大部分,這四大部分是幫助個人成為具有獨立思想的人。首先作者認為首要之務就是要愛自己,安頓自己,因為唯有愛自己的心情,才能真正了解及接受自己的優缺點,進而選擇適合的道路。因為你不是別人,別人的故事未必適合你,唯有從自己的故事中,努力實踐長出自信來,找到養分,長出力量。
然而現實總是充滿殘酷現實,面對真實世界的挑戰,要迎向它,即使遭遇困難──在風雨中要站穩、危機有時反而是契機!以前的我只要遇到困難時,我總是躲著它不敢面對,因為我總覺得面對困難好恐怖喔,但現在的我決定要面對各種困難,這樣反而會讓我越變越成熟,成長的也越來越快,我相信我一定會做的更好,在國中的時候,我們班有個超級過動的同學,他常常無緣無故的會動手打人,我們班的國文老師跟我們說:「他是上帝要派給我們的小天使,我們要多多照顧他、包容他」當我聽完這句話我才清楚的知道他有多需要我們的愛護與關懷,他是我們要面對的困難、也是考驗。
在這本書裡,有一個很特別的論點,作者說這也是活出精采生命的秘密武器,那就是和「潛意識」做好朋友。生活裡,總會遇到慌亂、碰到孤單,這時我們常習慣把部分的自己壓抑下去,不知不覺中丟掉了內在真實的一部份。但內個內在的自己還是存在,符合社會期待做罐頭、做乖乖牌,是安全的選項,卻喪失了自己,無法做自己,這時需要勇氣與行動來表現出真實的自己。人如果只有思考,會有效率但失去感情;但人如果只有直覺,會有感動但不一定能全盤考量。作者認為思考與直覺要合作,讓潛意識可以一起整理珍貴的內在資源,為生命創造新的可能。
現在當我想要發脾氣的時候,我會把自己的情緒壓抑著不讓它爆發,可是這樣就不是內心真正的我,真正的我是只要有任何一點的吵雜聲我就會忍不住想要發火的慾望,我也一直告訴自己「不可以發火,絕對不可以生氣,如果生氣了,說不定同學們會不喜歡你一定要壓抑住才行」,後來我試著調整一下呼吸、情緒就會安穩了一些,這樣對任何人都好,趁這個機會我們也可以學習到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其實這本書裡讓我印象格外深刻的是其中一篇,叫做「遇到困境與批評該怎麼辦」,書中說假如發現自己被困在批評裡,就可以對自己說:「啊!我又在裝有黑色墨汁的大池子裡頭,真是夠了!」當我們遇到種種的困難或挫折時,我們應該懷著正面又開朗的心態去面對問題,我們也可以藉由這個機會去反省自己的錯誤在哪,試著了解到底是哪做錯了,這樣我們反而可以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做自己不是為所欲為,還是要考慮現實、考慮到別人,勇敢挺自己也不是不管他人想法,而是很宏觀考慮自己和大環境,做出最有智慧的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