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從以前就告訴我,從小就養成好的習慣是好的開始,我覺得一個人如果希望擁有大成就,你就必須具備像贏家的思考態度或行為規範,這時閱讀相關的書籍就是必要的了。生活中的每個片刻都是養成好習慣的契機,你可以選擇你要的人生,想辦法多一些好習慣,少一些藉口與拖延。習慣為成功之本的最佳範例應該是王永慶,他從小就養成節省的好習慣而且非常的精打細算,譬如他去喝豆漿,總是先點了一碗豆漿,等到喝了半碗,才請老闆加蛋。朋友不明白,就問: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加蛋,而要分兩次呢?王永慶說,如果一開始就加蛋,一個碗才多大,一顆蛋就占掉多大的體積呢?如果先喝了豆漿才加蛋,等於付一樣的錢,享受的價值更多!這點就很值得我們學習他,就是養成了從小節省精打細算的習慣長大才能夠成功。還有郭台銘認為,當一個經營者,最重要的是培養大格局的習慣,指出如果習慣把自己當老虎,那加了翅膀就成了「飛虎」,如果習慣當老鼠,加了翅膀不過就是隻「蝙蝠」。管理者的好習慣:當主管最重要是尊重別人的習慣,因為懂尊重,才會接受別人的建議,願意與人溝通,特別是全球化企業,習慣硬碰硬做管理的人,通常不會有好結果。工作者的好習慣:對初階工作者,柯永河教授直接點明,凡是跟「紀律」有關的習慣,都是關鍵。
早起是最棒的好習慣,因為刷牙洗臉的時間充裕,上班就不會遲到,公事處理好,老闆就不會罵你。好習慣不僅是美德,更是大家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
而我在這本書中得到的最大感想是人要自律,何謂自律?自律就是自我管理。人們只要能夠善於自我管理,相信成功就在不遠處。只要能多控制自己的壞習慣,多加實踐自己的好習慣,這樣往後的日子將好過許多。為何要自律呢?因為若不自律的話,下場將會很慘重。俗話說的「富不過三代」是有道理的。第一代的人們因為刻苦耐勞,對自己的要求甚深,因此在經過無限的挑戰之後,終於成為成功的一份子。而第二代最多也只是維持祖先所留下的產物。還有堅持當習慣是件重要的事。因為,如果沒有堅持的話,那麼就算計畫寫的多好,或著已經做到一半的事,都會因為沒有堅持而導致功敗垂成。歷史上許多因此失敗的故事不勝枚舉,只能說,堅持到最後才會成功
。
總而言之,要如何培養好的習慣,就是要堅持、然後不放棄,只要想說成功之後有那甜美的果實,就會有向前衝的動力了,堅持到最後的習慣,儘管會有許多不順遂的事發生,但只要堅持過,必定會留下令人深刻而難以忘懷的回憶,這是任何人都奪不走的。人生,是一場好習慣與壞習慣的拉鋸戰。成功,是良好習慣的選擇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