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25 甲等
作  者: 黃靖雯 
參賽標題: 一個人最好
書籍ISBN: 9789862411650
中文書名: 一個人最好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橋田壽賀子
出版單位: 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0年7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你也想要擁有這樣的晚年嗎?那你可能要從年輕時代,就要能夠找到自己所喜歡的工作,並且專注埋首其中,長年累月下來,你必然能夠我行我素,無所牽掛,暫時把告一個段落的工作丟下,環遊世界去。

         一個人也能過得快樂的必要條件?如何找到不必倚賴他人的生活目標?何謂合適自己的生活智慧?這就是橋田壽賀子給你的一道清爽人生菜單這次,她將用情感真摯的文字,娓娓道出自己的人生體悟……
 
二●內容摘錄:
        那是每個人即使出國旅行也只帶五百美元的外匯管制時代。海外旅行是只有極少數富有的人才能成行的奢侈行為。一美元可兌換為三百六十日圓,就算你全部都利用青年旅館,跟現在比起來,還是很大的一底支出。但是旅行目的地充滿種種用錢買步道的體驗和感動。當時的我絕非富裕的人,即使如此只要有參與的機會,我都會認為不去是件很可惜的事。(p.139)

         不只是夫婦之間,想要促進一搬人際關係上的相互理解,首先還是需要互相對話。當然,對話時也可以產生意見對立情況,但這也算是好的現象。不是嗎?(p.62)
 
三●我的觀點:
     現在有些人想過著單身的自由自在,沒有牽絆,也有人嚮往兩人牽手、同甘共苦。男人不論單身或結婚,最後都是一個人自己要過日子,大部分都以為老而無伴是很孤單的、可怕的事,其實這時是錯誤的。事實上,現在紀自己獨自到老已變成社會常有的是,尤其高齡化加少子化的趨勢,人越長壽,就越多人只剩自己一個人生活,作者就在和我們分享;一個人也可過得快樂而精彩!

  受傳統觀念影響,很多人認為養兒防老或是兒孫同住是一種幸福,然而現實生活中,有時兒女成家後同住反而讓兩代之間產生更多隔閡、抱怨與不睦。近年來,物價和房價上漲,年輕人想要買房子真的很不容易,想要給自己的孩子有安定的生活而衝動的把身上的錢財都交給了孩子,卻重來沒考慮過自己以後的生活,只能把自己託付給兒女,生活的是好是壞也只能靠兒女決定,作者也奉勸父母避免在孩子身上花太多錢,因為太寵愛孩子只會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尤其千萬不要將畢生積蓄全部花在孩子身上,因為自己未來還有很長的日子要度過,作者點出「人生應該割的就應該割捨」的睿智,我常常聽到:「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話,若要孩子能展翅高飛,父母就該學習放手!對現在的人來說,人生的各個階段之中,「老後」無疑是最難分別、也很難規劃的階段。終生辛苦的老年人,生命的前半部都和他們的父母高度重疊,而成家後到兒女成年後的人生,還得繼續與子女和孫子孫女重疊。重頭到尾都無法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既然自己無法決定自己的未來,自然影響了他們對老後生活規劃的態度,這也是現在社會不斷出現老年人遭子孫棄養的悲劇發生。

  台灣現在正面對「面對老後可能必須自己一個人生活」或「老後應該自己一個人生活」的時代。這是對現代老人來說是必要的想法,也是如何使漫長的老年生活更有活力、更充滿意義與樂趣的另一項方法;更是和子女之間,避免互相拉扯、互相憎恨的兩全方法。有了老後獨立生活的想法,才能趁早規畫,培養努力工作、維護健康、充滿好奇心、喜歡新事物等等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生活;甚至可以倚老賣老、不必再去在乎和面對那些麻煩有時又會傷還內心的人情世故。
  我們每個人活在世界上,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有可能面臨一個人的狀態,與其一個人孤單獨自地在想自己的人生為何是這樣,倒不如一個人無憂無慮,毫無牽掛的去完成自己一生中非做不可的事、去世界個地看看不一樣的世界,自己一個人想去哪就去哪想,做甚麼就做什麼,那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反正不管怎要日子總要過,既然能笑笑地度過,何必用不快樂的心情來虐待自己呢?

  無論現在的你幾歲,都是開始思考老後生活的最佳時機,那是我們應該擁有的美好人生。
而我呢....或許我現在年紀還小,思考的還不是很完美但現在的我最希望未來的我可以過著簡單、質樸的日常生活。
 
四●討論議題:
要怎樣一個人也能過得快樂?

怎麼找到不必依賴他人的生活方式?

如何找到合適自己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