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習慣是種無形的束縛,似乎一切都已經習慣成自然了。習慣是可以改變的,當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時候,當我們內心充滿愛的時候,當我們願意將愛化成行動的時候,我們便開始從習慣的奴隸,重新變成習慣的主人,重新掌握人生的發球權。在書中提到的「21」,根據心理學家發現,一個動作持續做了21次,將會成為一種習慣,除了從生活中的點滴去尋找成功的關鍵外,也準備了值得閱讀21次的好故事或金言,來加強這個習關在體會上的深度,一個清采絕倫的故事,或一句好話都會讓人印象深刻。這本書提供我們改變21種好習慣,不如說是它提供我們反省自己的21種生活態度!
讀完後,學到了培養一個好習慣的重要,甚至影響一個人的生命。其中印象
深刻的是他在敘述「積極行走」的習慣。這個讓我想到在國三畢業的那個暑假我去參加一個鋼琴比賽,我花了很多時間練習,我以為我可以穩穩的把曲子彈完,
但後來還是因為太緊張和第一名差身而過!當下我很難過,但心裡告訴自己:「你現在難過有什麼用?難過就能變成第一名嗎?」後來我跟自己說:「不需要難過,下次再努力一點不要太緊張,不要再浪費時間後悔,只要能趕快站起來,再奮力往前衝,下次一定能拿到第一名。
還有作者提到的「運動健身」,在這忙碌的社會中,大家常常因為自己的時
間管理太差,自律又不足,不是過於勞累,就是日夜顛倒把自己的身體搞壞,最近就有一些上班族因為過勞而死,原因就是加班超時,體力不支。而我們學生每天待在室內的時間比較久,可以利用下課時間,或是平常假日到外面走走,不但能保持身體的健康,在念書的時候,更能有事半功倍的精神狀態。或者主動參加學校舉辦的運動類比賽,例如排球、籃球、羽球,一方面可以培養團隊精神,二方面說不定還能成為校隊為校爭光,懂得在有限的時間哩,搶下微量的健康時機,都算的上是時間的主人。
最後就是書裡寫的:「當一個人孤傲狂放的時候,他忘了感恩惜福是一種習
慣。」有一位富翁生性小氣吝嗇,和尚來化緣求助都無動於衷,但他卻喜好排場,過著奢侈的生活,他加水溝常流出許多剩餘米粒,和尚心存不忍就掏起來曬乾當作存糧。天有不測風雲,富翁家因為一場無名大火燒盡了所有家當,屋頂逢連夜雨又碰到連年大饑荒,老百姓民不聊生,富翁不得以乞討維生,有天乞討到一間寺廟,和尚碰到這位不知惜福而落魄為丐的富翁,就成出香噴噴的白米飯。富翁狼吞虎嚥的吃,再三表示感激。和尚笑著說:「你不必謝我,因為這些米飯本來就是屬於你的。」和尚娓娓道這因果,富翁聽完很慚愧為自己過去的不珍惜、奢侈、浪費深深懊悔。
「知福惜福」是一種習慣,而這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就是懂得知足與感恩。人
縱使有其他的良好習慣,如果少了知足和感恩,人們應該會因為迷失而找不到心靈的自由與愉悅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