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心理學,心理學裡面分的很多、很細。美國專家學者說:「聆聽十分鐘的莫札特特定曲目能夠提升兒童的智力。」這個聽了好心動,會有衝動想去買莫札特的音樂來欣賞,但仔細想想如果真的這樣的話,那豈不是每個人的智力都很高了?也許是因為聽了莫札特的音樂之後,比較能夠安撫心靈,靜下來讀書、思考,因而智力就不知不覺提高了吧!哈哈。書中有提到一般上班族熬夜最好的物品就是咖啡,因為聽說喝了咖啡能夠讓自己比較不會那麼想睡覺,但經過實驗發現,這只是自己的心理告訴自己:「咖啡可以提神精神」而引發的心理因素,可見人的行為、想法真是受到心理因素而左右。
書中提到人類心智最重要的體現有:「感官知覺」、「注意力」、「記憶」、「語言」、「思考」、「智力」、「問題解決」、「創造力」等,聽起來很抽象難懂,但以簡單的方式來說,就像是回到以前的教室時,就會經由視覺感官注意及記憶起聯想到以前的點點滴滴的上課情景,或是放學回家時,聞到媽媽煮菜的味道,就知道今天有什麼好吃的東西了!
上了高中,壓力越來越大了,看了這本心理學書讓我增加了一點對自己有幫助的想法:把自己讀書的壓力當作是個「機會」,而不再視為壓力。我常常覺得自己以前浪費了很多機會,這想法或許能幫助我把握現在的機會,提醒自己不要一直用手機,而要多多看書、增加知識,寶貴的時間是自己去掌握的,把讀書的壓力變成是個機會,而因此能夠學習很多的經驗。如果我能夠早早就接觸到這本書,或許人生就不一樣,常常在反省自己該如何做,現在我知道當我花時間在想這件事情時,那還不如直接找本書來閱讀,就能夠收穫良多!
國中的公民課曾經上過人類高低層級之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這也都是要從家庭、學校、社會中得到的,我對自我實現要求非常高,但是常常會鬆懈、又或是不知該如何具體去做,讀完這本書,心中的疑惑因此解決了,腦袋閃過很具體的想法,或許需要的時間比較長,但我一定會努力去實現,也會常常提醒自己。
最近心裡時常感到煩躁,但是我仔細的思考之後,覺得這只是小事,不要去影響到情緒,某天同學對我說:「怎麼看你最近都不笑,是發生什麼不開心的事嗎?」這時我才驚覺我竟然為了小事而不開心,透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轉念的重要性,也知道要調整自己的心理態度,把負面思想調整為正向的心理態度,這樣才容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思考這沒什麼,過了就好,明天保持愉快的心情去面對每一件事情!這樣相信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難,都會關關難過關關過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