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的人生是一個重要的大標題,我們有資格談論的都是一些哲學家與宗教家;但是,我們現在所處的的民主時代演變為個人自主性受到高度的重視,以至於我們如果忽略了「自我」,就有憑空想像捏造或唱高調的嫌疑了。是的,每一個人都應該為自己所負責,努力的建構一個合乎情理的人生觀念,否則無法肯定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若不認識自己,則生命將是一片空白的人生。
我的自我認識方法有:做心理測驗、性向測驗、星座與八字的分析等。因為這些資料都是根據歷史上所累積的經驗分類而成的,所以應該有大致上的可靠性和參考性,但如果自我的認識只有這些的話當然還不夠。我覺得有一種方法比較特別,算是比較動態性的回應,我則會用提問法常常問自己:「我對甚麼樣的事情,覺得不安或感
覺上容易受感動?」「我所見過的、讀過或聽些事情的當中,誰的生活會讓我覺得很有價值?」「我對未來是否充滿著信心?或者感到害怕或沮喪?我如何樂觀呢?」「我是否覺得生活充滿著意義?儘管有許多問題、痛苦、煩惱,我是否能夠歡喜的面對這些問題?」因為我覺得這些問題是如何發現自己真正的需要,以便可以立定志向,開拓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
現在我們是處於一個青少年的階段,最需要做到的是「自我認識」;到了要就業上班階段時,則需「自我定位」;漫漫長期的中年階段,如果忽略了「自我成長」,則是無可彌補的極大損失了。然後,到了晚年,經驗慢慢的生成智慧,就要努力「自我超越」了。同一個的自我經過這四段步驟,有如經歷一番大工程,最後就是我理想心中的一個人生了,也是我的一個
理想的目標。
我們平常生活,往往靠著外在的我與內在的我聯合起來,一起來面對這個世界,卻經常忘了真正自己或心靈我的存在了,導致常常有落寞的感受。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但是,平白的無緣無故要別人認真對待心靈上的我,卻又有些困難。譬如雖然明知道之下有塊大石頭,等著我們每日的去推向山頂,我們還是向命運注定的西齊弗斯一樣,踩著沉重的步伐,慢慢地走向巨石。所以我覺得要擺脫外在的束縛,調整內在的成見,讓自己的心靈能夠自由的展現,活出一個自己有愛的人生。
打開電視每天的社會新聞,所看到的多為令人嘆息的事,久而久之,會令人有麻木、蒼涼之感。如果以一個人的心靈能耐,要如何消化整個社會的悲劇件?當然是辦不到的;但是誰使我們陷於這樣的困境呢?大家只顧強調「人人有知權力」,卻忘了更重要的卻是;對於「知」,我們也有選擇及判斷的權力。我們不必浪費時間去知道一些無謂的訊息。這不是鴕鳥心態,而是適當的自我防衛。自由越多,所造成的困擾往往會越大。我們當然不會因為自由帶來困擾而放棄這種天賦人權。越是自由的社會,越需要學習分辨自己真正需要的是甚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