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2 甲等
作  者: 孔彬如 
參賽標題: 創造自己
書籍ISBN: 9789571346908
中文書名: 創造自己
原文書名: 創造自己
書籍作者: 劉墉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7年7月23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劉墉出版《超越自己》和《創造自己》以給孩子的信為骨幹的書,居然獲得熱烈的回響。而他認為之所以能引起這麼大的共鳴,主要是因為年輕人的問題都差不多,從別人身上可以見出自己的影子;從別人父母的教訓中,也能夠有很大的獲益。

        此外,他覺得現在的年輕人跟過去不一樣了,他們不要聽專制的教訓,也不要填鴨式的宏論,要的是可以信服的說理。師長必須從孩子的近身處找到好的例子,用民主而且合乎邏輯的模式諄諄誘導才行。

 
二●內容摘錄:
        東方人的世紀:探討東西方文化思想差異,這種差距是很難用勤苦練習來彌補的:如同西方人學中國畫,再怎麼用功,總是韻味不足。當東方國家輸入西方科技、機械文明後,改變了工作的方式、管理的方法,而影響生活步調和思想模式,文化也比較西化了。如果我們不懂得努力保有東方優良的道統,只怕有天會被西方人超越!〈P 252─257〉
 
三●我的觀點:
         從以前就看過、聽過很多有關劉墉的書,有立志的、還有為孩子寫的。當你開始閱讀時你會發掘,他在家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好像媽媽一樣,不時的在旁邊督導著孩子,-而教育方式更是截然不同?他常常會說一些小故事,或者舉一些看過的例子,有時甚至會把自己的親身經驗那來當教材使用,看他的書有時候會覺得格外的親近,就好像是自己的爸爸在教導我一樣。

        劉墉教導兒子的方式雖然很嚴格,但是你卻不得不佩服他能夠一下子就看出你哪兒不夠好,需要改進。而書裡面所寫的其實都是他寫給兒子的信的內容,這裡面也有幾篇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他說“比”才有進步!真有他的道理,因為打從我們出生,就面對了這個競爭的世界,知識爆炸的時代,還有科技、體育•••的競爭。過去只要在一鄉內有比較傑出的表現,我們就會神氣得不得了,像跑得很快、唱歌高手,但,但到了世界的競技場呢?不過也就是因為“比”大家才開始提升自己的標準,追求更高的理想,從失敗中激發力量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雖然“比”會讓讓人感到不愉快的經驗,但卻可以使自己面對現實,所以千萬別認為不去和別人比,就能減少競爭對手,因為他不是狹隘的排斥別人,反而是認知別人,肯定自己,產生積極努力的能量。

        而書中另一個觀念:沒有贏,不是輸了,也很讓人很快的激勵自己,因為一個輸了的人,如果繼續努力,打算贏回來,那麼他今天的輸,就不是真輸,而是「沒有贏」。相反地,如果他失去了再戰鬥的勇氣,那就是真輸了! 1大文豪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裡面說:「英雄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擊敗。」英雄的肉體可以被毀滅,但是精神和鬥志不能被擊敗:受苦的人,因為要克服困境,勇敢戰勝脆弱,所以不但不能悲觀,而且要比別人更積極!不要覺得自己已經拚了命,不要院環境對你的要求過苛。而應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對手更拼命,別人的環境要求得更苛。

        一位海軍陸戰隊的蛙人說:「當你的左眼被打到時,右眼還要瞪的大大的,才能看清敵人,也才能有機會還手;如果右眼同時閉上,那麼不但右眼同時要挨拳,只怕性命都難保!」大部分看起來滿盤贏的人,都可能遭遇過滿盤皆輸的場面,每張成功的笑臉之後,都有失敗的淚痕。

        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能擦乾眼淚,爬起來繼續迎向戰鬥,否則就是真正的輸家了在人生的戰場上,我們不但要有跌倒之後再爬起的毅力,拾起武器再戰鬥的勇氣,而且從被擊敗的一刻,就要開始下一波的戰鬥,甚至不允許自己倒下,不允許自己悲觀。那麼,我們就不適徹底輸,只是暫時地「沒有贏」了!
 

 
四●討論議題:
現代的年輕人所缺乏的到底還有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