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02 優等
作  者: 潘宛柔 
參賽標題: 愛的心得
書籍ISBN: 9575609840
中文書名: 使女的故事
原文書名: The handmaids tale
書籍作者: 瑪格莉特˙愛特伍
書籍編譯者: 陳小慰
出版單位: 天培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2年9月10日
版  次: 二版
一●相關書訊:
       《使女的故事》是講未來又不是未來,是一個「退化」的未來,也可以說是作者想藉由過去的歷史情節,將此置放於未來的世界中, 觀看故事將會如何發展,作者藉由對未來的幻想去突顯許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女性最大的功能只有生育,不能生育的女性就沒有價值,也因此無法工作、讀書、識字等等;對於男性權威、政治權威,能把一部經典《聖經》,扭曲成符合當權者的利益,可以說是一個完全封閉的社會體制。
 
二●內容摘錄:
        小說中的基列社會講究的是一板一眼,有條不序。生活嚴謹刻板,毫無歡樂可言。尤其是女性,他們被基列政權不遺餘力地對選道感化院的女性施以教化,企圖另他們忘卻自我,心甘情願地成為荒唐政權中高官達人的生育機器。而象徵知識、希望的學校,則成了違反清規戒律者恐怖的刑場,校園的操場成為了犯罪者的墳場。《摘錄自p5》
 
三●我的觀點:
        我看完這本書後,我認為女主角雖然馴服在權威體制中,但心靈卻自有主張,一步步的挑戰禁忌。她那勇於追求自我,不願被現實束縛的偉大情操,應是讓所有女性效法的。就憑她那堅忍不拔、勇於突破困境的精神,就值得教人嘆為觀止,就因為不想受到束縛,想讓自己活得快樂、活得毫無遺憾,所以讓想法付諸行動,為自己和他人開創一條自由快樂的道路。

        在那社會中以父權主宰一切,女人被嚴苛的控制著,無法依照自己的意志來選擇工作,不能擁有財產,只能被依照剩餘的價值被分配擔任不同的職務。例如:「使女」就是其一,她們無法和普通女性一樣學習知識、自由戀愛、生活的自由自在,只被當成擁有兩雙腿的子宮,負責給予大主教或社會高層人員發洩性慾 ,只是生育的機器而已。只要生的是男孩,當孩子出生時立刻就會被奪走,並變成那些夫人們的孩子,永遠不得相見。俗話說:孩子是母親的心頭肉,會有哪個母親會想讓孩子一出生,就被奪走,連見上孩子一面都無法達成,這要叫做一個母親的情何以堪。

         所以這故事有許多地方值得讓我們探討的,例如:為何女子不被付予任何權利?在我們現今的社會裡,雖經常提倡男女平等,但在某些事情上還是存在著性別刻板映像,這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想法,從古至今許多人都是生活在男尊女卑、男人是天,女人是地的認知下成長的,就算現今不斷的提倡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是寶,但在某些家庭裡,有些長輩們還是認為生男孩好,認為在某方面男女還是有差異的。還有就是,女子因當擁有學習的權利 ,不該被任何事物束縛,不管是誰都沒有干預他人的權利。就算現實生活中還是存在某些的不得已,我都不覺得這會影響到女性們創造成就,就如有人想成為不輸男人的女強人、擔任國家元首或是成為賢德的好妻子、好母親。

        就因每個人都擁有各自的想法,不願受到束縛才能使我們更加進步,今後將不再為別人而活,而是為自己而活。在這則故事中能發現,故事中的思想、社會加值觀,皆是由過去的例子傳承而來的。從故事中便能略知一二,其中較為顯著的是裡頭的社會型態,從書中人們的生活方式、言行舉止就能發現,在他們國家裡,聖經就是法典也是制定法律的標準。但卻只有大主教或高層人員才能拿來翻閱,是一個極為封閉的法律體制。也藉此達到控制人民權利、想法的效果。

        這些在各國 歷史中皆有少數的記載,由此可知這故事想藉由過去也曾發生過的是讓我們了解,有些事情雖已時過境遷,但不能保證就不會再,所以藉故是給予我們啟發,當我們遇上相同的事時,是否也能像女主角一樣勇於突破困境、跨越一道道的艱辛,只為求自由、擺脫世俗的束縛,讓自身有如鳥兒在天空翱翔。當每個人都認真讀完這本書後並讓社會中的刻板映像就此消失,我相信世界一定能更加美好。所以今後我們應以如何才能保障女性該擁有的權利,讓女性不再被過去的思想束縛,不管是男人或女人都能平等對待,讓所有人的生命活得更精彩。當這天來臨,世間將會減少許多紛爭,人與人之間的羈絆也會更加的緊密。
 
四●討論議題:
在現今的社會裡,要如何才能有效率且快速地達到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