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02 甲等
作  者: 洪雨均 
參賽標題: 與文人相遇的下午
書籍ISBN: 9571310689
中文書名: 花間的細訴:宋詞說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蔡志忠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時報出版
出版年月: 1994年04月20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作者簡介

蔡志忠

籍貫:台灣彰化

出生:民國37年2月2日

經歷:
民國52年起開始畫連環漫畫
民國60年任光啟社電視美術指導
民國65年成立遠東卡通公司
民國72年開始再報章雜誌發表四格漫畫,作品並在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日本報章長期連載
民國74年獲選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

本書輯錄許膾炙人口的宋詞 輔以漫畫 使更加生動
 
二●內容摘錄:
宋詞誇越過唐詩的疆域,不僅畫出了文字的優雅格局,更發揮了語調的音樂潛能。宋詞是漫在空氣中,最婀娜的文字。(p.138)

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更深影入空床,不到幃屏夜長。長夜,長夜,夢到庭花陰下(p.7)
 
三●我的觀點:
        自小,我很幸運的生長在這樣一個充滿書香的家庭,也因為受到家人的影響,從兒時便耳濡目染接觸了許多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而在眾多的寫作形式中我尤其喜愛詞。詞是如此的華美與多變,可以如花間蜂蝶的細訴,如東風溫柔的吹拂;也可以如振奮人心的交響樂,如北風哀戚的悲鳴,而長短不一,更使她多了一分如對話般的平易近人。這就是讓我愛上這位古典千變女郎的原因。

        每讀一闕詞,就好像與古人展開了一場穿越一切時間與空間的對話,聽一個個文人雅士訴說自己的豪情壯志,亦或是懷才不遇的抑鬱,又或許是一人獨坐的孤獨冷清,也可以是與久未相逢的好友促膝長談的歡快愉悅。詞,總是文人傳遞情感的橋梁。

        讀蘇軾的水調歌頭時,就好像和他一同把酒問青天、起舞弄清影,人生如夢,何須為世間俗事愁眉不展呢?讀定風坡,我又和他在雨中聽穿林打葉,吟嘯徐行,回首卻發現也無風雨也無晴。就好似瀟灑的走了一回風風雨雨的人生,但回首前程,才發現不過是微風細雨。而讀黃庭堅的鷓鴣天,就且聽他的自我嘲解,看他醉裡簪花到著冠,我不禁嚮往起他的天真放蕩。讀李清照的如夢令,我似乎成了與她相伴的黑影,在她燈盡欲眠時離去,卻又希望能再為她多分擔些孤獨與淒涼。從其中我們也得以一窺古人的生活,因詞人的地位從帝王將相乃至於平民百姓、山野人家,讓我們看見古人生活的多元與繁華,就有如一幅用”讀”的清明上河圖,記錄著宋朝的華麗與繁榮。

        在一闕闕詞中,我看見古人不僅擁有和我們相同的煩惱,也有和我們相同的快樂:官場上的無奈、孑然一身的孤獨、遠行思念家鄉的鄉愁、懷才不遇的鬱悶、物是人非的悲痛,或是與好友一同出遊的歡愉、閒來無事撫琴的愜意、盡興飲酒的酣暢、歷經風雨卻了然於胸的大度. . .每種感情、每位作者的一舉一動是如此的鮮明的藉著詞而表露無遺。在他們身上,我學會了不與人爭的豁達、與人相處的寬厚包容. . .學會了太多他們用人生中的挫折、風雨換來的經驗與收穫,讓我在讀詞的感動之餘,還多了幾分感謝。

        每個人心中都有這麼一座泉,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許因為都會快速的節奏、生活中沉重的壓力,使我們幾乎快讓心中那座名為感動的泉就此乾涸,何不為自己空出個一下午,泡一壺茶,配著一本宋詞,和著茶香與書香細細品味詞中和諧的音律、細膩的輕語在喉間、在心間綻放的甘甜餘韻,漸漸的再度讓那枯槁的心靈豐潤起來呢?
 
四●討論議題:
在生活中是否能效法古人對事對物的率真和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