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02 甲等
作  者: 呂嘉詠 
參賽標題: 不乖-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
書籍ISBN: 9789573326847
中文書名: 不乖-比標準答案更重要的事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侯文詠
書籍編譯者: 金文蕙
出版單位: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0/7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從小到爸我們一直被要求做乖寶寶、乖學生,最好大家都一輩子照著主流價值活到老、乖到老!那麼,未什麼現在卻反過來「不乖」?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繼續乖下去,但有太多疑問在等著我們去挖掘,而「乖」可能會讓你無法適應波動激烈的時代,「乖」可能逼你在遭受挫折時選擇放棄.......這樣的乖怎麼會有進步的空間?人生怎麼可能獨一無二、精彩好玩?識著用「不乖」的角度:為什麼「認真」拼不過「迷戀」?

 
 
二●內容摘錄:
順服主流,並且取得領先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主流的標準,是不是大自然生存競爭的標準。(p16)

「乖」的文明故然能夠擁有穩定性,卻缺乏對變動的適應能力,無法「自我改變」的文明故然事危險的。(P15)

順服主流,並且取得領先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主流的標準,是不是大自然生存競爭的標準。(P17)

乖不乖的差別不是對的機率大小問題,而事對知識學習與掌握的層次問題。(P21)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給自己的天賦一個機會。然後想辦法發展那個能力讓他成為我們將來生涯生命發展的發向。(P46)
 
 
三●我的觀點:
        在大人眼中想要被稱為乖孩子,就是得順從大人的指令去執行,而不能有違背的意思。但一直乖下去真的好嗎?太乖反而會現制住我們的思考,而無法生存下去。「乖」只的是:「不經大腦思考,而順服別人的做法。」

        人生的選擇不可能別人每次都幫你做決定,所以不要小看任何一個讓你思考的機會,每個思考的過程都是幫助你成長的關鍵。哲學家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因為我懷疑、思考,所以我存在。如果我不懷疑、不思考,別人說的我都乖乖接受,那麼我的存在無關要緊,某個呈度而言,也就等於不存在。

        隨著自己的年齡慢慢增長,接收到的訊息跟著變多,想法也會跟別人不太一樣,每次當我有想法都會跟家人說,但他們都不太理我,因為我的想法又臭又長。(不過我很佩服我自己能夠講出一大串東西)有時候我會太執著我的想法,便與周遭的人起了爭執,甚至有種叛逆的感覺,這也就是書中所提到的「不乖」,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有想過了,而不隨意順從別人的態度。而書中的「不乖」並不是做不對事,例如:殺人、搶劫、打架等違法的事。乖不乖,不是聽不聽話,而是事情有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與價值判斷。如果經過自己的思考與價值判斷之後,是「好」的、「對」的事,當然要義無反顧的去做,。反之,「不好的」,「不對的」事,就要有勇氣拒絕。

        作者認為認真是拼不過迷戀,「喜歡」和「熱情」是遠比「認真」、「努力」更重要許多。這句話很多人聽來覺得理所當然。可是我們的主流羅輯確認為我們應該「認真」、「努力」追求求熱門的、有用的行業、工作,而不是自己喜歡或最有熱情的。許多人會以過來人、老成的語氣告誡年輕人:「理想」不能當飯吃啦,而且還會有許多格言佐證這些論點,好比說:「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丶「三更燈火五更雞」、「合理的訓練,不合理的磨練」、「把吃苦當成吃補」、「勤能補拙」......這些論點固然有道理,但他最大的問題是人與人的條件與天份都是一樣的。然而,事實卻是人與人的天分卻是完全不同的。一個在台灣事為不會念書的小孩,未什麼能夠變成一流的教授?重點不是這個小孩認不認真,聰不聰明, 努不努力,重點是他如何、已即在什麼樣的評估標準下、發展出他自己的生命。因此、作者認為認真是拼不過迷戀的這句話、道理一點也不新鮮。回到人也是一樣的。那些生命中做起來特別容易做好、有成就感、並解讓我們迷戀的能力和特質,就是每一個人的天賦。年輕的時候,再也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使命了。

        我在念小學時、父母親給我補很多才藝,但幾年之後就停掉了,因為發現後來不是很有興趣,後來到了國中,我慢慢開始接觸韓流音樂,我真的很喜歡韓國的某些團體,因為動人的歌聲,精彩的舞蹈表演,讓我每次都忍不住上網找影片練他們舞蹈,雖然自己學的不是很好,但是現在已經是我的興趣了,我打算等我工作後,拿自己的薪水向專業的舞蹈老師請教,讓我自己的舞蹈變得更精湛,搞不好自己還會當老師教別人呢!
 
 
四●討論議題:
        在一個今日的標準答案很快就被明日取代的巨變時代中,如何突破那些別人給的標準答案,進而培養出是應變動競爭力,追求真正屬於自己的答案,並且開創出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