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剛好在姑姑家的書櫃裡,看到一位我非常喜愛的大陸作家「劉墉」的書,因為我真的很喜歡他的風格,而且他的書大部分都是針對青少年而寫,並且我每次看他的書我都能從中吸收並學到東西,所以馬上就迫不及待的挑了這本「攀上心中的巔峰」來看,因為現在正值高三的我,馬上要面臨到的就是統測的到來,而統測是決定我未來人生的一個重要關卡,這本書的書名、內容,剛好給我好多的感想、啟發,也正好符合我現在的心情。
讀完後,我認真的問了自己:「書裡寫的是不是都有做到,沒有做到的,我應該要像故事所提及的問題來慢慢的解決。」尤其看到其中幾篇時,如:親情篇、敬老篇,也就想到自己也常抱怨奶奶、父母、姐姐、其他的家人以及長輩,也不禁感到有點愧疚。還有看到其中的兩篇-計畫與自制篇,想起自己要去做某件事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半途而廢,沒有持之以恆,不然就是東拖西拖,事情永遠卡在那,就會覺得不知道自己之前到底是怎麼做事的,怎麼有辦法這樣讓一件只要計畫好要怎麼做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拖到很久才完成。
其實,不僅僅是那幾篇,我發現裡面所講述的,都是我們常常犯的毛病或錯誤,不過,我覺得我很慶幸,因為我在這個人生重要的里程碑裡,我領略了其中的道理,而不是忽略了在那重要時刻我所該醒悟的。並且,我了解到書裡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有部份是要我們去了解那些要告訴我們的意思,其餘的,還是得要靠我們本身的應變能力以及學習來的道理,再靠著充足的判斷力來為我們自己的人生鋪一條正確的道路,而不是一昧的吸收而不消化,這樣豈不事本末倒置了嗎?
也就是說,我們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來真正的印證這些我們所學得的道理與知識來讓他充實我們自己。而不是把道理放一邊,繼續的沉淪,繼續的自欺欺人,繼續的不實踐,我們不就只是只會讀書不會融會貫通的兩腳書櫥嗎?
雖然,可能每個人讀完的感覺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我覺得差異也不會太大,因為所要表達的道理是簡單且明確的,而且唯一可以確定的事,就是如果不去努力實踐,懂得再多道理,也就只是過眼雲煙罷了!最後,我從各篇小小的故事,了解我該對長輩、平輩,甚至是晚輩都需要好聲好氣的;做事情要有恆心、有計畫;在待人處世方面,要包容人、要尊重別人;在文化上,要尊重、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真的很謝謝劉墉把這本書寫出來,讓我可以學到這些有用的道理,讓我下定目標-實踐所知道的有用道理,因為,我一定要攀上我心中的那座巔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