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六班 優等
作  者: 錢家涓 
參賽標題: 那些美好時光
書籍ISBN: 9789573326588
中文書名: 那些美好時光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張曼娟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0年5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哀愁是一件必要的事,因為哀愁,我們了解人世的無常,於是對獲得的幸福感到被加珍惜。

  孤單像一帖藥,在孤單中,我們明白了了軟弱和空虛,於是鍛鍊自己更堅強。

  不管愛人或被愛,都免不了要承受痛苦,因為愛情中的痛苦和歡愉總是並肩而行。但是不管曾經留多少淚,愛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讓我們穿過風越過雨,在時而孤獨時而歡愉的旅途中,仍張望著晶亮的眼眸,收集人生中一段段美好時光!
 
 
二●內容摘錄:
哀愁是一件多麼必要的事啊。因為哀愁,我們聊解了人事件的無常,我們不能廣望的趾高氣昂;我們不會對自己獲得的幸運感覺理所當然。我們明瞭每一種擁有終將失去。(p.13)

  這哀愁同時也讓我覺得幸福,因為生命就這樣不斷的,變動著,也成長著;喜悅著,也哀愁著。(p.14)

  孤單並不可怕,它像一帖藥,濟不是毒藥,也不是苦藥,在孤單中,我們明白了自己的軟弱與空虛,於是,鍛鍊自己變得更堅強。(p.22)
 
 
三●我的觀點:


  第一篇「人不可無哀愁」這讓我體會很深,每當有快樂的事我就特別容易感到哀愁,看電視時裡頭有人過世,這也讓我感到哀愁,人去世了就不可能再回來這讓人有種說不出的哀愁啊!作者說的對「人不可無哀愁」。

  還有一篇是「孤單是一帖藥」裡頭寫這,具怕孤單,其實,是不是因為懼怕與自己相處呢?孤單像一面鏡子,照出原形,把自己照得無所遁形,這也讓我體會很深,因為我是雙胞胎所以從小到大幾乎都是跟著我的雙胞胎姐姐一起,到了國中到不同班級,她有她的朋友,而她跟她的朋友一起出去時,我就覺得特別的孤單好像不知道該如何跟自己相處。

  有一篇是「當她墜樓以後」是在說自殺,裡面有一個小故事,有位心理醫師,為一個憂鬱症患者做治療,那一天,患者在約定的時間缺席了,醫師等了他半個多小時,患者竟從醫院頂樓一躍而下。醫師崩潰了,他竭盡心力,與死神拔河,竟還是輸了。我想人在失敗或有些挫折時有可能也會有想自殺的念頭,有次跟媽媽聊天時,聊到有一個人的女兒因為憂鬱症自殺了,媽媽說如果在你想自殺時想想你的家人,為媽媽想一下也許就不會發生了。沒有什麼事,是解決不了的。

  有一篇是「沒有一種工作是卑微的」,我覺得不管自己是做的是什麼工作自己也不能感到卑微,做每一種工作都有他專業的地方,不懂的人不知道的專業,就算自己有好工作也不能看不起,那些做工的人,因為「沒有一種工作是卑微的」。

  有一篇是「包容這麼多瑕疵」這篇讓我是如此的印象深刻,裡面作者說到一本書叫「三十分媽媽」這本書是在說一位女作家回憶自己的童年,坐在腳踏車前桿上被媽媽載去上學的往事。再看這本「那些美好時光」前,也剛好看過這本「三十分媽媽」看完這本,又看到「那些美好時光」中的作者提到,孩子最重要的功課,便是忍耐與包容成年人,儘管媽媽的烹飪技術不是很好,偶而做出可口的料理也讓孩子難忘,不管是媽媽做家事不拿手或賣化妝品的業績只有三十分,孩都是孩子心目中最愛的媽媽。裡面有一段話這樣寫著,成年人往往失去耐心;易於絕望;對人對事缺乏信心;生活品質差;情緒管理不及格。孩子卻在一許多與感情相關的溫柔事務,像是承諾、盼望、信仰、全心全意的倚賴。有時候孩子做錯事被大人處罰,但時間過了孩子不會對你記恨還是一樣的愛你,我覺得孩子真的都在包容大人們的瑕疵。

  看完這本書讓我很有感受,這篇「擁抱抵達的深度」更讓我深刻,裡面有段話是這樣寫著,擁抱一個人,或把一個人推開,都是要展開雙臂的。而我情願,張開臂膀,去擁抱一個人,而不是把人推開。我覺得有時候一個擁抱勝過任何言語,我覺的人因該要常和家人擁抱,一個擁抱能讓人原本失落的心情好起來,一個擁抱能讓人感受到你對他的愛不管是親情、愛情、友情,都能讓彼此有好心情。
 
 
四●討論議題:
美好時光屬與你用心過你自己成就最完美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