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路程,卻也是生命中最難以承受的沉重,不管是貧窮的百姓還是多麼偉大還是成功的名人,當意外發生時,都只能無力去面對將被撕裂的生命。而《來不及穿的8號鞋》講的就是這樣的故事,描述一位母親因為一場意外失去她的孩子,而不知如何從傷痛中走出,只願活在小兒子還存在的假象中。其實這樣的情節我們幾乎每天都可以在新聞上看到,但多了、久了之後,悲劇對於我們而言就像是一齣電視劇,那些別人的遺憾只在我們心中做短暫的停留,只需幾分鐘的深呼吸就能平息情緒。那當事人呢?我想也只有他們才能體會到那惡夢般的煎熬以及該如何接受「為什麼是我而不是別人」的憤怒吧。但如果死亡就是結局,那麼人生還稱的上什麼悲苦嗎?
我在這本書裡不僅看到了一位母親對死去孩子無盡的愛及想念,還有讓人心疼的堅強與無奈以及奧妙的親子心理。在讓人措手不及的意外下,主角的生活重心和目標瞬間被抽空,並且不斷地懷疑自己未盡保護之責。為了打敗那無止盡的思念,因此她想用法律來懲罰那因過失而撞死她小兒子的兇手,她以為對肇事者判刑是解脫創傷的必須途徑,但她沒料到自己不僅更陷思念中也忽視了大兒子的心情。她的生活只存在著該怎麼幫小兒子打贏官司,讓兇手得到懲罰,而這些事卻打亂了她對於生活的一切步伐以及他跟大兒子親子間的相處。直到後來,她選擇用寬恕來面對這一切,並且重新定義孩子在她心裡的意義,因為這樣的想法,她得到了救贖也救贖了別人。因此他們回到事發地點,將小兒子葬在這裡,他們記得他有多愛這片湖,認為這裡是他最好的歸屬地也是他們思念他的地方。他們看著湖面輕聲說著:「我愛你,數不盡的愛。」
這本書裡最令人心疼的莫過於大兒子,他目睹意外卻救不了弟弟而深深自責,不僅承受著失去手足的徬徨,還要面對母親沉浸在自己哀傷世界裡的忽視。他說他常常聽見弟弟的聲音環繞在耳邊,他曾經討厭過這個聲音,因為他擁有母親所有的注意,但他卻又不要這個聲音消失,因為他害怕會忘記弟弟。這樣的心理層面在他腦海裡不斷的重複。我很心疼他,因為他一直都想試著將母親拉回正常生活,卻又擔心母親而不敢開口。還好到了最後,他跟母親願意正視這個話題並且解決問題。不僅救贖了他的母親,也讓他們回歸正常生活,並且帶著與弟弟曾經相處過的回憶過著往後的生活。這時的我,不禁為他們彼此間的轉變感到高興。沒有人可以一開始就原諒對方,總要經過無數的傷痛之後才能領悟。
這本書的主角就像世上所有母親的縮影,她們相信彼此間的愛可以打破所有的隔閡,因此面對孩子的死亡讓她痛心疾首,那份氾濫的愛突然沒了去處,思念在心中成了一個缺口,在往後的日子裡空蕩蕩的存在著。一個心中有缺陷的人是怎麼度過往後的人生?我想這個答案恐怕只有正在承受的人才知道吧。我想自己一點都不害怕死亡,畢竟這是人生必定會遇到的過程,但我卻很害怕面對思念。因為當我們愈想去克服思念一個人、事、物時,就像溺水者一樣,愈掙扎陷的愈深。也讓我們以為可以擺脫這種無形的沉重時,卻換來更多的迷惘,並且用著讓自己會更陷泥濘的方式來救贖自己。我們明知道傷痛沒有特效藥,卻努力想要征服,從沒想過時間久了傷痛就會離你而去,但依賴的不是堅強的意志力而是你決定放開一切接受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