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05 特優
作  者: 林亞萱 
參賽標題: 放手是人生必修學分
書籍ISBN: 9789573271062
中文書名: 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練習
原文書名: The Language Of Letting Go
書籍作者: 梅樂蒂•碧緹
書籍編譯者: 畢非
出版單位: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2年12月01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作者之所以能寫出這本書是因為他在這一生遭遇過被遺棄、綁架、性侵、酗酒、嗑藥、離婚和喪子。雖然他經歷過那麼多痛苦,但他很有勇氣的面對他心裡面最深的傷痛,藉由寫這本書分享他如何面對一切困難,也讓讀者領悟到原來放手後心裡是多麼的開朗,內心頓時受到撫慰,更有自信面對未來人生所遇到的困難與挫折。
 
二●內容摘錄:
接受自己原本的樣子,認同自己已經做得夠好,這樣的想法遠比挑剔來的正確和有益。這並不表示我們不會犯錯,不需要改正;也不表示我們就不會偶爾脫軌,或是無法力求改進。相反的,藉由以往犯過的錯、走岔的路,我們基本上還是朝著對的方向前進。只要鼓勵自己、認同自己,就可以幫助我們不偏離正軌(p.64)

正面能量會療癒、會傳遞愛、也會讓人轉變。我要選擇正面的能量。(p.85)

有時候,缺點和不完美造就了我們的獨特性。我們要接受不完美,也接受自己。鼓勵別人、也鼓勵自己盡全力表現。要關愛和鼓勵我們以及別人都能做自己。(p.241)
 
 
三●我的觀點:
「當風箏線拉得越緊,會因受到限制而傷得越重;相反的,當風箏線適時的放鬆,讓風箏自由翱翔,獲得更多成長的空間。」風箏與人之間的拉扯就如父母與子女間的教育模式,父母總是把小孩照顧得太無微不至,害怕他們受傷,但其實有時給予子女自己思考與成長的空間,使他們發揮所長,朝向他們夢想之路前進。「放手」是我們一生當中必須要學習的課題,但卻也是最難達到的生活態度。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令人難以抉擇的事,不知如何選擇,也不知如何放下。透過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學習到「放手」這門課,也使我們可以對自己更有自信,不後悔我們所做的決定、所做的事。更了解到成長最好的方式,就是誠實面對自己,即使是不滿意的結果也要為自己遭遇到的困難負責任,告訴自己一定可以的,並且把握每一次成功的機會。

在這本書中,它就像日記一樣,每天給我一個學習的事情,讓我解決生活中每天不順遂的事,每天陪伴在我身邊。在高三這一年我遭遇到了升學的壓力與對自己沒自信所產生的恐懼,每天都板著一張臉,很不自在,而腦海裡浮現的景象不是別人正在嘲笑我的畫面就是考不上國立科技大學讓父母失望的負面想法,這些想法每天都困擾著我,也讓我對自己有很多懷疑與不滿意。直到有一天,我一位很好的朋友推薦這本書給我,使我內心的傷痛獲得很好的療癒。最令我受到正面能量的一段話是「如果能感謝自己的一切,我們就能愛自己。」,雖然我在生活上遇到困惑的事,但如果和窮困人家相比,我們獲得的已經很多了。擁有一個為家辛苦工作的爸爸和可以像朋友一樣聊天的媽媽給予我很優渥的生活環境,這樣我還有甚麼不滿足的呢?所以學習放下並且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就能使自己內心平靜,不在去想缺乏的是甚麼,生活也會更滿足、更快樂。

升學固然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階段,升學就是為了將來的工作做打算,但其實最重要的是學習在這過程中學到人生的哲理,而不是你考到甚麼大學。高三下學期時,我和班導談升學的事,我跟老師說父母對我考上國立科大的期待很大,所以我壓力很大很痛苦。班導就跟我說其實父母希望的只是孩子學習獨立,將來足以賺錢養父母。我忽然恍然大悟,考上好學校不代表會有很獨立的思想,也不代表會孝順父母。經過這件事後,我領悟到了放下一切現實層面,面對自己真正所需要的,就算有不好的事煩惱著你使你內心浮出負面想法,也要學習如何從內心轉變信念和思想,學習從負面走向正面。

「生命要有裂縫,陽光才會照進來。」人不一定一生都是平順的,遇到挫折也不代表會一直失敗。人總是要遇到困難後才會學習如何堅強面對,適時的給予自己發展與成長的機會,放下內心所執著的,從今天開始,努力學會放下,坦然面對人生。
 
四●討論議題:
作者在遭遇到那麼多困難後卻能勇於分享他的故事,我們也應該從每件失敗的事情中學習更多,這是我們人生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