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三 優等
作  者: 王冠容 
參賽標題: 玩火的女孩
書籍ISBN: 9789868461444
中文書名: 玩火的女孩
原文書名: 憎恨女人的男人
書籍作者: 史迪格.拉森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寂寞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9年07月24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兩名即將為《千禧年》雜誌撰寫驚人報導的自由撰稿人、以及一名聲譽良好的律師,在家中慘遭謀殺,凶器上遺留的,竟是莎蘭德的指紋。她過去不可預測的暴力行為,使她理所當然地成了涉嫌重大的危險分子,但不管警方設下多嚴密的防線,她卻像從人間蒸發般消失無蹤。
人真的是她殺的嗎?她又究竟躲到哪去了呢?還會有下一個犧牲者嗎?
 
 
二●內容摘錄:
  常常收到讀者的訊息,說自己的人生乏善可陳,毫無可敘述之處,於是格外羨慕別人的生活驚濤駭浪,曲折離奇云云。
每個人都有故事,祇看你怎麼說出來而已。

  她發現阻止恐懼接近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幻想一些能帶給她力量的事物。於是她閉上眼睛,想像汽油的味道……
 
三●我的觀點:
  這不只是一本書 , 而是一種毒藥

實在是不應該這麼早買<玩火的女孩>,看完之後一直停留在<玩火的女孩>那還沒交代完的小說情節裡,一切都要等到<空中的城堡>出來之後才能繼續看下去。女主角莉斯 莎蘭德身材極為瘦弱,而且被社會定義(看完玩火的女孩就可以發現這一切的黑暗真相)是個精神不穩定,應該住在精神病院不應踏入社會的問題人物,但她不會輕易向命運妥協、她是集衝突與矛盾為一身的奇女子,要是有人想傷害他絕對得付出代價。<玩火的女孩>最後一頁莎蘭德說的最後一句話還一直停留在我腦中。

故事是由一件命案展開了序幕,兩名《千禧年》撰稿人以及一名律師被殺之後,兇器上都遺留著主角莎蘭德的指紋,當所有茅頭都指著莎蘭德,認為她有可能是兇手。而在偵查過程中,原本不應被公開的訊息,警方內部卻有人放消息,報章雜誌那些記者不去查證事件的對與錯,消息來源是否正確?用著驚悚的稱呼稱她為精神異常的殺人狂,整個事件涉及到同性戀議題、毒品交易、性交易、援交、暴力..等等事件,融入發生在現實生活的案例。

而這本典型的犯罪小說,情節與情節環環相扣,沒有冷場的時刻,作者對女主角的刻劃淋漓盡致,彷彿真有這人存在似的,司法體制對弱勢者的欺壓,許多人不知不覺被統治者或記得利益者灌輸了一些偏見而不自知,莉絲•莎蘭德真的是個令人想大喊bravo的怪咖,而跟隨在她身後的身世也令人震驚!

作者的功力不只是在塑造人物而已,他的文字兼具了相當的深度跟廣度,對於媒體的操控方式,社會的體制,甚至於犯罪組織的手法,都有非常實際深刻的理解,把這個故事鋪陳得更有說服力。我看書很容易「壓縮」自己,深深潛入故事情節裡面,不過有些書的結構是平面的,看到多少就是多少,只有紙張上薄薄的一面,看完很不滿足。但是《玩火的女孩》是立體的,精密緊湊的解謎、追逐、剖析、驚悚、人性、血腥、暴力、犯罪、正義構築出來的Virtual Reality。

這整本情節充滿張力讀來令人過癮的小說包覆著許多社會批判,讓我們不得不認真面對,社會保護的人究竟是被害人還是加害人?受到暴力威脅的女性,有多少人能夠像沙蘭德一樣能夠處理和面對?類似這樣的思索總在讀完本書後,會一個個浮上心頭。回頭看每個章前節前面的句子,那不再是事不關己的數據資料和報導。
這是一場黑暗扭曲精采刺激的極速雲霄飛車式閱讀經驗。
扣上安全帶,翻開第一頁吧。
 
四●討論議題:
  在現實社會角落中,還有許許多多像書中提到年輕的少女被迫賣淫,從事非法交易,這些少女都不是自己本身願意這樣的,大部份的少女都是因為家裡窮、不然就是被騙去吸毒加以控制,想脫離的時候都已經來不及了,想逃的結果往往下場卻都很慘!!當事件終於曝光在新聞版面,一堆媒體就像無頭蒼蠅般大似的報導,等到熱潮散退後,後續的真相為何..往往也會隨著人們的記憶漸漸的淡忘掉,如果這些問題都沒有人去重視它的話,我想問題可能永遠一直循環下去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