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得起才能贏得更多掌聲這本書分成三章:第一章
重塑自我──從接受到改變之路、第二章 提高自我──每天進步一點點、第三章
管理自我──改變你的時間觀念。沒有人天生就是天才,愛迪生曾說:「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天分所獲得的結果」。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口才也並不是天生就那麼好的,而是經過長時間的努力跟加強才達到現在這樣,不是因為天賦異稟而出現的,是因為長期的努力而出現的,冰凍三尺而非一日之寒,一個天才是必須經過磨練的,王羲之是因為十幾年的努力才能寫出一手好字。美國發明家愛迪生說過,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是「時間」。現代管理大師彼得•得魯克有句名言:「不能管理時間,便什麼也不能管理。」美國得著名管理大師杜拉克也說過:「時間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除非嚴加管理,否則就會一事無成。」而管理好時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大大減少你浪費掉的時間,這就是需要我們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更好的管理自我。不需要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只要試著去了解自己,便能發現自己的長處。
第三章講到的重塑自我──從接受到改變之路,就是要好好善用時間,我們常常浪費了許多時間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用一整個的下午的時光看電視,一邊批評節目爛、一邊卻又守著電視機不放,還沉迷於電腦(上網)等等。從事以上所說的活動時,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在浪費時間和生命,而且也從沒想到往後的時日並不多。我曾經在雜誌上看到一篇故事,故事中的角色原本是一個不懂如何規劃自己生活的人,有一天閒來無事,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專欄,要讀者認真思考一個問題:『在你離開世界之前最想完成的五十件事。』於是他很認真的拿起筆和紙做了個測驗。一開始做這個測驗,他就輕而易舉的一口氣寫出七、八件所需做的事情。但是到第十件至第二十件的時候,他就開始必需思考一下,第二十件以上的事情更是費盡他的心思。花費了一個禮拜,他才完成這計劃單。就在思考的過程中,他感受到生命也可以不一樣的過,而且在他有限的生命裡,都還不知道這五十件事他可以完成多少。因此他決定,從此洗心革面,把握時間,照著這張單子,過著忙碌而有意義、有目標的日子。
這則故事不禁讓人思索,我們之所以浪費時間,是因為我們手中少了這五十個大夢想的單子;我們之所以會覺得日子無聊、生活缺乏目標,是因為我們從來未好好思考過未來該怎麼做,原來我們有這麼多的事情想去做,一但我們察覺未來的時間有限,便更知道該如何好好把握現在、把握時光了。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潛力無限,更是出乎預料的。面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有人會逃避、退縮,有人會接受挑戰、迎難而上。所以我們要做接受挑戰的人:在高標準的目標基礎上,給自己施加適度的壓力,進而啟動自己的潛力,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