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我走進圖書館原本找的並不是這本書,但老師希望我能閱讀一本跟自己所學有些相關或有興趣的書,那時候我就看到了這本「柔軟成就不凡─奧林匹克麵包師吳寶春」,吳寶春師父是我們實用餐飲科烘焙專班心中的英雄,好奇之下就借回家閱讀了,原本我擔心內容會使我感到無聊,但當我閱讀之後,才發現這本書中的有些背景跟我以前還蠻像的,令我心有戚戚焉!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是介紹吳寶春的一些小時候事蹟到成名前的一些事,可能有人以為這麼厲害的師傅小時候家裡一定很有錢,所以才會這麼厲害,但錯了,他從小的家庭並不是富裕的,他之所以這麼厲害完全是靠後天的努力跟柔軟的身段。
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一個天使與惡魔,在遇到困難時有時惡魔會跑出來說:「放棄吧,反正你一定不可能解決的。」同時天使也會說:「再努力一下,你一定可以的。」這就好像勤奮與懶惰的對比,作者吳寶春他從進入烘焙業開始,雖然偶有貴人相助,但其成功的要訣不在於貴人和聰明,而在於他不斷地努力和不放棄。
作者他小學時由於他們老師不想同學早早偷吃便當而要他們把便當拿出來給他看,而吳寶春因為家裡窮便當裡沒有任何菜,所以只好跟老師說他沒帶而被打教訓一頓,午休時他到教室外把便當拿出來吃時被老師看到,老師知道他錯怪吳寶春了,所以趕快抱住他跟他道歉。這麼窮困的環境非但沒有阻撓吳寶春努力的決心,反而造成他努力的動機和助力,因為他只能靠自己,所以他比任何人更努力。
餐飲業的辛苦不是平常人能知道,只有內行人才會明白,烘焙是料理的一環而已,作業程序不只需要顧爐、整型、攪拌等等的過程,有時可能會自己一個人做好全部工作,而且還得注意到麵包出爐後的口感與味道還有外觀,而作者他曾為了弄清楚為什麼某個工廠做的麵包這麼好吃而去請教對方,而對方也很大方的說了如何做的好吃的祕訣,才能使自己的手藝更加成長。
作者他為了使店裡的業績更好,不斷的與朋友討論、研發各種的麵包,如果好吃就販賣,到了後面更有一次當了主廚,而他也必須開始知道如何讓麵包做的好吃沒負擔又要同時控制成本,我看到這不禁想:「看來要當麵包師傅不只需要有高超的手藝,也必須要有一顆不被傳統觀念給束縛以及擅長運算成本的頭腦。」一想到這個,我就知道我未來的路還很艱辛遙遠,不過作者的精神卻成為我永遠的指標。
作者出國參加世界麵包大賽,這個比賽有人說是烘焙界的奧林匹克,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比賽前作者與隊友到了法國巴黎的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里爾的選手村,進行約一週的賽前練習。
比賽當天作者與他的隊友開始了比賽,比賽過程中雖然他與隊友都有些許狀況,但他們都靠著事前的練習以及本身的手藝,終於趕在時間到前三分鐘完成,看到這心臟真有點像跑完後的跳動速度,比賽結束後公佈成績,台灣得到了第二名,雖然不是第一,但作者第一次上場就能與隊友一起奪得第二,只能說實力跟運氣的比例很微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