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7班 甲等
作  者: 黃資婷 
參賽標題: 大氣的神奇奧妙
書籍ISBN: 9789866571152
中文書名: 大氣:萬物的起源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嘉貝麗.沃爾克(原文:Gabrielle Walker)
書籍編譯者: 蔡承志
出版單位: 商周出版
出版年月: 2008年08月10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一個叫約瑟夫.基廷格 的人,因為好奇上方的大氣,而上去大氣層中了解並探討其中的奧妙。他越出了大氣保護圈,到了太空邊際高處,接著遇到雲層、氣流和氣候,以及來到最底層的對流層,是他不顧生命的一切,而從大氣中帶回來的消息;那裡空氣很稀薄,以致於打開面罩吸一口氣就會死亡。
 
二●內容摘錄:
  單憑這道黯淡藍線,就讓地球從荒涼岩塊,轉變為充滿生命的世界。而且在地表和要命的太空環境之間,也唯有靠這道屏障,保障脆弱的地球生靈。( P.1)

  儘管那裡的環境危險,卻仍在保護他,太空中的無壓力情況並非唯一風險,那裡還有大半來自太陽的密集輻射,它們不斷轟擊;太陽每天都為地球帶來光和熱,讓我們能夠生活在這裡,但它也同時釋出彩虹頻譜致命的那端———X射線和紫外光。( P.1)
 
三●我的觀點:
  我覺得約瑟夫.基廷格真的好勇敢,因為他不惜生命而自己上去大氣層中,探討其中的奧妙,把大氣中所有看到的以及領會到的事物,全部都帶回到國家來一起探討;他是一個好勝又很勇敢的人,從他的作風就可以感覺的出來,是個可以為科學方面付出的人,而且無怨無悔。試想大氣層中充滿複雜而不可預測的高空,一個不留神或準備不周,隨時可能是粉身碎骨或不知身首何處?若非絕頂勇氣和智慧,甚至冒險精神十足,否則豈是尋常人敢輕易嘗試的事?

  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深深的體會到大氣的重要性。如果沒有臭氧層的外圈保護著我們,我們早就被X射線和紫外光曬傷,說不定還會得皮膚病或是其他病變,所以大氣層真的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但是,我們人類真的很不懂得愛惜保護既有的環境。書裡面也有提到,一位英國人他在南極上方看到一個漏洞,那個漏洞就是在「臭氧層」的上方,臭氧層已經破洞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完整性的保護我們地球了,果真如此,人類還能分你我而恣意去糟蹋這賴以為生的環境嗎?

  歸究臭氧層被破壞的原因,主要是地球暖化、溫室效應使然。人類為求生活舒適、為證明人定勝天,不斷的發展科技,更不斷的開發土地、濫伐濫墾,過度的破壞地球原有的生態和循環,其結果便是使大氣層裡保護層被破壞,苦果是人類須自己來承擔呀!所以我們要更努力的節能減碳,讓地球回到原本好山好水、無污染的樣子,否則現在的「地球暖化」會更加的嚴重,未來的話,真的不堪設想。

  環顧國際,科技越趨進步,對宇宙和地球的傷害加劇,總有一天將會承受不了,接著人類豈能獨存?一旦大氣層變化,連帶影響所致,地球生態環境跟著驟變,我們也會陷入重重生存危機。難道我們要眼睜睜的看著它地球毀滅而不去救它嗎?所以我們要從環保開始做起,全民運動,尤其大企業及石化工業的降低污染更責無旁貸。每個人的舉手之勞,一定可以讓地球表面慢慢的降溫,海平面也緩緩的下降,使我們開心快樂的過生活。

  究竟如何做起?其實很簡單,打從你的生活中就能輕鬆上手。例如:出外用餐時,可以自備餐具;購買東西時,可以自備購物袋;上班上學或者出外遊玩時,可以選擇搭大眾運輸系統或騎單車;購買飲料時可自備保溫杯;拖完地的水可以拿來沖馬桶;洗米的水可以拿來澆花或洗碗,以上這些都是做環保的開始,從生活中逐漸到社會中,慢慢的進入全國較大的環保議題。其次,若企業或個人不遵守既定環保政策者,政府予以重罰。相信這麼做的話,那地球的環保就沒問題了!只怕我們根本無心想去做,為了方便而忽略環保或漠視。否則光科學家探測得知嚴重性,人們照樣污染破壞,這背道而馳的作為,必加速那災難的到來,豈不可悲?所以要把地球的環保謹記在心,想想未來的後果,說不定我們會做的更好。
 
四●討論議題:
  大陸目前為救經濟而成世界工廠,致嚴重汙染地下水及空氣,連鄰國都受害,這責任恐怕非三言兩語可追究的清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