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27 甲等
作  者: 鄒亮薇 
參賽標題: 垃圾男孩
書籍ISBN: 9789862133361
中文書名: 垃圾男孩
原文書名: TRASH
書籍作者: 安迪.穆雷根
書籍編譯者: 周沛郁
出版單位: 大塊文化
出版年月: 2012年6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垃圾男孩》這本書描述了一個從小在垃圾場靠撿垃圾生活的男孩,一直懷揣著自己的信念和夢想,並且一直堅持著。還運用垃圾場惡劣的環境和政府官員的富裕奢侈做對比,顯現出政府的腐敗,和當時社會貪圖利益的風氣。男孩因為一次撿到一個裝滿錢的錢包而展開與惡勢力勇敢鬥爭的冒險旅程。這本書的作者親自到垃圾場體驗之後,感到心酸難過。同時作者在書中也傳達著關愛這些孩子的想法,希望更多人向需要幫助的人傳達出愛和幫助。
 
二●內容摘錄:
1 然而,錢是其中最重要的。而且像珍貴的水一樣不斷滴落。有些人豪飲;有些人口渴。沒有錢,就會枯萎死亡。沒有錢,就像什麼都無法生長的乾旱。(p145)
2加多聲音輕柔,但最後幾個字仍然像個重擊。我看著老人又皺眉,彎下身,而加多從他身邊退開。他用自己的語言溫柔地對老人說話,而老人似乎受到更大的打擊——我看著他枯老的手握起拳頭。老人抬頭時老淚縱橫,一臉痛苦。(p115~116)

 
 
三●我的觀點:
在高樓大廈豎起的城市,街道一片繁華,但再繁華的地區都有著垃圾場這樣令人厭惡,蔑視的地方。有人說,環境會改變一個人,好的環境難道真的會塑造出每一個心術正直的人嗎?而在《垃圾男孩》一書中,雖然男孩拉斐爾從小就在垃圾場以撿垃圾過生活,在這般骯髒汙穢的環境中,卻看見了男孩夢想的起點,卻見證了男孩的正義與勇氣。

  在燈火輝煌的城市中,許多人都會迷失了自己。很多人總是欲求不滿,從開始小小的初衷,到一點點的喜悅,一直到欲望越來越強烈,最後喪失了我們心靈最初的純度。在金錢和利益充斥的社會中,人們總是借著金錢的勢力而變得忘我,他們只在乎金錢和利益,這種人相信金錢能改變一切。然而被他們蔑視感到反感,在垃圾場撿著別人丟棄的東西的人,儘管環境是在垃圾場,一個臭氣熏天,令人厭惡,骯髒的地方,但男孩拉斐爾卻堅持著信念,他有目標、有想法、有夢想,為了他的夢想展開一段與惡勢力抗鬥的歷程,從小小垃圾男孩身上散發著那些高官委員所沒有的正義和勇氣。當我閱讀到這一幕幕劇情時,總為那三個髒臭男孩的為求真相,冒生命危險與權貴玩鬥智的驚險致命追逐,著實捏一把冷汗。其次,更為官員因貪污被察覺而滅口的齷齪,感到不恥。

  書中一再提及垃圾場裡竟然有眾多年幼,本應坐在教室讀書的孩子,卻在垃圾場撿著垃圾。他們缺乏文化的教育,三餐不繼,日子得過且過,儼然社會邊緣人,更得不到政府的合理照顧。但在城市最高層的政府裡的官員,卻持著數也數不完的錢,對於垃圾場這種底層的地方看都不看一眼。還有什麼比一個政府的腐敗更加腐敗。那些高高在上,暗地裡貪汙,內心早已被金錢和利益充昏頭的官員才是比垃圾更令人厭惡,比垃圾場的殘餘碎渣還要腐敗。一個國家需要政府的統治,需要政府的關懷和加持,整個國家才會變得興盛,人民才能安和樂利。現在政府卻對那些底層的人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惜剝奪人們的權益,進行貪汙、賄賂,上下交相賊,使底層的人民如螻蟻般苟活,這種國家注定是落後的,難怪菲律賓老百姓為求生存,只得遠渡重洋至各國當菲傭,賺錢養家。從這裡引入我們生活周遭,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從最基本的地方開始做起,不能強求,就像蓋房子,一棟房子就算再美麗,地基打的不堅固,房子還是會坍塌;治國何嘗不是如此呢?

  金錢的誘惑真的很大,但是一個人堅持著原有的信念和夢想更重大。主角拉斐爾即使在垃圾堆裡撿到裝有一大筆錢的錢包,卻沒有半點猶豫,選擇堅持自己的信念和夢想,勇敢踏上一段揭發貪官及替冤獄被謀害者伸冤的驚險歷程。很多人往往會因為各種挫折和打擊,受不了環境的壓迫,就放棄秉持的夢想;但一個垃圾場從小撿垃圾似乎都看不到一點希望的男孩,卻一直懷揣夢想並要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那我們這些人比起來,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夢想?我們只要堅持,縱然會有驚濤駭浪,然而正義與勇氣終將支撐我們達到成功。

  那一道道世間的風塵迷蒙了人們清澈的雙眼,在燈火輝煌的街道中迷失了自己,最初的起點也被掩蓋不見,停留的卻是金錢利益和一雙雙渾濁的眼睛,環顧著周遭華麗卻腐敗的一切。似乎古今中外皆然,閱讀完本書,猶如看一部苦兒歷險記,又如小兵立大功般的,令人隨著劇情時而歡喜,時而扼腕,時而捏把冷汗,時而讚歎,時而哀傷,時而憐惜;更對菲律賓那些貪官污吏欺淩弱勢而無作為、連國際捐助的人道關懷資助的教育經費都貪的國家而歎息,這樣的國家怎能不貧窮落後呢?
 
 
四●討論議題:
當金錢和利益蒙蔽了世人的眼睛,而使一些真相不被揭發,使一些不公不義的事活生生在社會中上演,那社會的秩序將要如何管制?一個國家的興盛要如何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