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般人而言,死亡應該是一件令人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死亡,令人畏懼。
作者熱愛他的生活,摯愛他的家人,喜歡他的朋友、他的職業,他不是瘋了也沒在跟大家開玩笑。2005年五月,他收到了一份慘忍的消息,內容是他將無法活到女兒八年級開學典禮的那一天,也就是九月的第一週。這件事讓他不得不認真思考自己將面臨死亡的這一件事,不管自己是否能承受,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向最後的階段,他一定得決定如何度過這剩下的日子。
在現實中很多事情都可以令人感到疲憊,甚至為了一點點的事情就開始抱怨個不停,開始抱怨著上天不公平,但是或許在這個世界上某些人也遇到了相同的事情卻是用不同的心態面對,而且是用樂觀的心態面對。作者坦然的接受自己已經走向生命的盡頭,甚至能夠冷靜的規劃他剩餘的日子,他將打算把這最後的日子變成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他不只要讓自己這樣覺得,他要讓在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都這樣覺得。作者並非每天過著消極且怨天尤人日子,他並沒有因為得知自己罹患腦癌末期就自暴自棄,在世界上有多少人跟作者遇到同樣的事情,卻是用悲觀的態度面對,讓自己越來越消極,越來越沒動力去規劃並且珍惜自己剩餘的日子。作者得知自己罹患腦癌後,所有生活一切的習慣都必須重新改過,然後重新適應,首先他必須放下他最喜歡的工作,這對於一個熱愛自己工作的人來說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接著他必須重新學會如何穿衣,這對一般人來說是生活上多麼瑣碎的事,就只是穿上衣服而已,但是作者卻要為了這簡單到不行的事情而傷腦筋。
在書中開頭第一句就是:「我很幸運,醫生說我還可以活三個月。」一般人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把這兩句話放在一起有點詭異,不然就是覺得這個作者應該是受到太大的打擊才說出這種話,其實他並沒有,只是他用了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他即將死亡的事實,遇到這種事可以用很多個角度看待,坦然接受?
拒絕接受? 樂觀面對?
悲觀面對?,要從哪個角度看待這件事只不過是在自己的一念之間。作者在書中說過「活在當下」幾乎是他做過最難辦到的事,很多時候我們確實都忘了要活在當下,珍惜現在,有太多太多的事情,總是希望還能有下一次,所以總是期待著下一次會是什麼在時候,盼望著還要多久那個“下一次”才會到來,往往這種想法總是會讓自己忘了要活在當下,反而無法真正的去體會和珍惜當下,偏偏要活在當下是件不容易的事,人都是有欲望的,一旦有了一次就會想要有下一次,越是這樣就越容易迷失了最初「活在當下」的本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