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02 甲等
作  者: 翁珮瑄 
參賽標題: 東京鐵塔
書籍ISBN: 9789571346571
中文書名: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Lily Franky
書籍編譯者: 曹姮
出版單位: 時報出版
出版年月: 2007年10月 29日
版  次: 二版
一●相關書訊:
作者本名中川雅也,經常出現在綜藝節目的專欄散文作家。從小時三歲前與父親、母親一家三口共住的記憶,一直寫到母親罹患癌症至過世,用點點滴滴的生活紀錄側寫母親對兒子無盡的愛與關懷。母親為兒子留下的紀錄,連出生時的臍帶都保存下來了。從出生的那一刻就替兒子做了這麼多事!到了死後還給予孩子力量,讓孩子在母喪之日還能寫出評論偶像明星的文章。這就是母親,活的時候要保護孩子不受苦,死了也希望繼續保護孩子。
 
二●內容摘錄:
為了生計,在小吃店工作的老媽,從來不會叫我念書的老媽,不曾對成績單發表什麼意見的老媽,幾乎不會責罵我的老媽,總是幫我買東西,從來不幫自己買的老媽,只有我一個人吃飯,也會做好幾道菜的老媽,為了讓我早上可以吃到好吃的醃醬菜,總是定好鬧鐘半夜起床攪拌米糠的老媽,明明手頭拮据,卻當場付出十幾萬現金買機車給我的老媽,一直到得了胃癌的臨終,還拚命地用快不能動的嘴唇,不放棄地想在最後留一點什麼給我,怕死後還要麻煩別人,預先為了自己的葬禮每月存3000塊錢的老媽……(書內內容節錄)
 
三●我的觀點:
這是一本會讓你感受到一位擁有濃濃母愛的母親對於他的孩子的付出,也包括後來兒子終於發現媽媽的重要性而反饋於媽媽的愛,每次看這本書都會笑、會哭,比起說他是一本自傳我比較像是給媽媽的感謝禮物,因為我跟父母多少也有點距離感,我也相信不只有我會這樣,滿多人都跟我一樣的,而我能在Lily Franky的文字下,慢慢感覺到了「媽媽」的重要存在,媽媽常被我忽視,因為平常把她視為太理所當然了,所以漸漸的她在我的心中的份量就隨著年齡的長大而模糊掉了,不再像是小時候那樣會對她有濃濃的依賴和離不開。
雖然我沒去過東京但是Lily Franky的「東京鐵塔」給我的感覺是以”母愛”為中心的,暖暖慢慢的,有濃濃的感情,轉啊轉得,捲入他對媽媽的愛,也把我這個讀者也捲了進去,向外擴散出不只是回憶,還有那些不知何時被忘記的親情,而他對於雖然並沒有跟媽媽離婚的爸爸,沒有什麼感謝也沒有所謂太多的恨意,可能是爸爸在他的生命中存有的只有一小部分,而且他的爸爸是個我行我素的人,讓他媽媽很早以前就開始獨自很辛苦的扶養他長大,如果我是他的小孩可能不會這麼輕易的原諒他吧,不過他爸有時也會有一種很有他的獨個風格的溫柔,雖然也只有一點點啦,而他媽媽卻是明顯對比的非常溫柔的人,很為他著想,盡量的都不給人添麻煩,以前為了他保留了臍帶,連為了死之後怕麻煩別人所以一直省吃儉用而存下一筆自己的喪葬費用,要讓他去辦一場最便宜的後事,好佩服這麼一位媽媽,而且他的溫柔不只對自己的家人,還會連帶給每一個人,因為他有個很可愛想法,他覺得每一個年輕人都是肚子餓的,所以他都會準備飯菜給每個去他們家的人,多麼可愛的人啊,尤其我看到她因為得了胃癌,連自己都意識模糊了也還在擔心兒子有沒有吃飯,我的眼淚也跟著作者一樣流下來了,居然連死前都在擔心別人阿......
書裡的最後作者帶著媽媽的牌位登上了一直沒有機會上去的東京鐵塔,雖然很哀傷很淒美,但是最後短短的「老媽,今天天氣好棒,真好」這幾個字給我有一種雨後天清的清涼,心情就像是那句話一樣跟著天氣一起變好了,讓我的心隨著像是作者要結束後重新開始沒有了媽媽的新生活的宣言的而煥然一新,想法變得更成熟了。
我看完這本書我省思了了我自己的心,我當然不希望我跟作者一樣到最後幾年才體會到媽媽的愛,發現她的逐漸變小老去,才好好跟媽媽相處,我不想到最後等到媽媽逝去的時候才發現我這些年到底在做什麼,我不想後悔,我不想再遲來的時刻才驚覺她的重要,所以我要對我媽好,要謝謝她,還有為她做好多好多我以前沒有為她做過的事。
 
 
四●討論議題:
1.所謂的孝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