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讓我們認識如何面對失敗,尤其不單只是失敗的問題,而是失敗後,我們該如何去面對或調整的心態。”心態”對各人而言,太重要了。心態正確,不管面臨什麼失敗都會勇於接受,並積極尋求解決之道,哪怕一絲希望,仍要把握,甚至越挫越勇的坦然面對人、事、物的挑戰。當一個人願承擔失敗,就會去爭取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如果一直只處於等待狀態,永遠覺得還沒準備好的人,則成功是不會自動找上門的。所謂: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人不可能永遠的成功,難免會經歷失敗。面對的心態對了,就不會害怕與排斥失敗了。從失敗中學習成長,將使我離成功距離更近些。人必須認識自己與了解自己,試圖掃除自己的缺點,讓自己煥然一新。本書特別提到,「我們需要勇氣時,要先戰勝自己的懦弱;需要勤奮時,要先戰勝自己的懶惰;需要公正時,先要戰勝自己的偏私。」這意謂著若縱容自己的缺點,只會讓優點消失,甚至一敗塗地。所謂:失敗為成功之母。此刻,年輕的你我,要學習的事務很多,要聽得進去,存記於心,再懂得怎麼用出來,方得以超越自我。所以都是要把握時機,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反正人非聖賢,豈能十全十美?戰勝自己才是成功的致要關鍵之一,含混不得。
究竟如何把自己放在對的地方?得先讓自己動起來、讓心與身體同時啟動。有失敗就要努力;努力才會有成功,只有給自己信心,給自己訂定目標。老師、朋友、父母的幫助只是輔助我們成長,以不至於犯了一些過去前人所犯的錯,讓我們能更順遂點。但在這過程中,我們也是要靠自己去吸收、體會、讓自我更快成長。而遇到事務時、也要學會變通,不然哪都走不通,永遠打死結。這就是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難免遇到棘手的問題,甚至挫折沮喪。然而只要敢正視問題,坦然面對自己,不恥下問。否則,總以鴕鳥心態,反而更學不到什麼。所謂:問路一分鐘,找路找整天。端看個人如何取決了。
再說,平常亦要學會保持有一顆冷靜的頭腦,面對任何需要處理的人、事、物,才得以充分思考和應付。本書也讓我瞭解世界上最難的事莫過於認識你自己;世界上沒有不可征服的人,除了自己。也沒有不能欺騙的人,除了自己。或許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征服自己,才是以後人生輝煌的勝利。而人生偉業,並不在於能知,乃在於能行。凡事都得知行合一,光耍嘴皮,只是離成功或遠景更遠而已。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人際間,除了搞定自己,還要圓融才有良好人際關係,此非冷靜處理不為功的呀!
前陣子看到統一集團的前總裁說過一句話:「我們要成功必須是觀念乘以思考,再乘以勤奮。」這些話讓人佩服。一般人總在問題出現時得過且過或逃避,甚至認為是運氣和機會而已,那就大錯特錯了。不努力則妄想都無用。正如我目前在學專業技能一樣,勤勞+思考,才能有創意的表現,也才能在職場與人競爭。因此,本書給我很大的啟發,使我在事情的看待上更深入、更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