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六 優等
作  者: 尤郁淳 
參賽標題: 讀書心得
書籍ISBN: 9789574705757
中文書名: 幸福不是因為擁有很多, 而是執著很少
原文書名: 幸福不是因為擁有很多, 而是執著很少
書籍作者: 魏棻卿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人本自然
出版年月: 2012年05月01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本書作者透過49篇勵志小故事,分享她個人的生命體悟,及對周遭人事物的深刻觀察與發現。細細閱讀後,你也會發現,真正懂得過日子的人,不需要昂貴美食,也不需要名牌加持,生活當中俯拾即是的恩典,就是最大的幸福。幸福,有很多種的形式。但在追求幸福的過程當中,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卻是,以為真正的幸福,就是什麼都擁有。
 
二●內容摘錄:
從單身變成人妻,婚後一雙兒女誕生,又從人妻升格成人母。有好幾次,朋友舉辦好玩的Party,她和老公只能在家為孩子把屎把尿;看到周遭好友出國玩,她也必須以家庭和孩子為重,不能揹起行囊說走就走。
「婚前和婚後,改變如此之大,不覺得委屈或犧牲嗎?」曾經有記者感到不可思議,在採訪時這麼問她。
「很多事,必須一開始就想清楚。釐清生命中的優先順位,就不會覺得委屈或遺憾,」笑容一派灑脫,她接著補充,「要知所取捨,然後知足,就不會跟自己過不去了。」(Part 01)
 
 
三●我的觀點:
這本書訴說著每個人的內心都有的貪念,希望得到一樣東西或事物後,又想要另一樣,然而貪得無厭的人得不到就覺得自己很悲慘很可憐,總學不會放下那些貪念好好看著自己身邊擁有了多少,或許已經超出自己當初所想的。
  事情有很多面只是差別在於你怎麼想怎麼看,知足就能滿足,滿足就能幸福,改變想法觀念或許感覺會有所不同,多往正面的想法看,你會發現世界其實幸福的事有很多,雖然不是多大的感動,細微的動作、不經意的一句話都能讓你感動的飛上天吧!作者用49篇勵志小故事加上短短幾句話讓我領悟很多的道理,有時候的貪念不過一時,改變看法有時放手也會是一種擁有幸福的辦法。「放棄你所熟知的,你將知道更多;不怕失去所擁有的生命,你將獲得更偉大的生命;離開親愛的朋友,去領會更大的愛,去尋找一個地方,比家更溫暖、比地球更寬大。」─美國小說家湯馬士.吳爾夫
  其實,並非幸福的道路難以追尋;而是我們已經在幸福的路上,卻渾然不覺。矇蔽我們內心幸福感應器的最大元兇,就是貪心。有了錢,就希望更有錢;有了名,就希望更出名;有了勢,就希望更有影響力……我們就像是一個貪得無厭的小孩,不只相同口味的糖果愈討愈多,彷彿永遠都吃不膩,就連其他不同口味的糖果餅乾,也想通通抓在手裡。但,一個人終究只有兩隻手。當你手中緊握著這個,就勢必會掉了那個──這恐怕是生命當中,除了死亡以外,最公平的一件事。因此,決定一個人是否感覺幸福的關鍵,往往不在於他手中握有什麼,或握有多少東西。而是,他如何看待手中已經握有的一切。一個人最大的戰場,其實是在內心。當我們對於現實生活的一切,想得而不可得時,會覺得世界好像總在和我們作對,但實際上,真正在和我們作對的,是自己。一旦處理好內心的衝突和矛盾,外在世界如何變化,都是其次了。無論是感情婚姻,還是工作學業,選擇,都沒有對錯。只要懂得用正面的眼光去看待,用真誠的態度去回應,幸福,就會屬於你。
猶太教教士海曼.薩哈特曾說過:幸福不是擁有你想要的,而是想著你擁有的。的確,與其汲汲營營,盤算著怎麼樣才能賺更多錢,過更好的日子,還不如先學習把每一天的日子過好,快樂活在當下。那,才是你真正能掌握的。美國一位知名心理醫生史考特.派克(M. Scott Peck, M.D.),曾經在他一本暢銷全美的靈性書籍中寫道:「這趟成長旅程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放下我執的藝術。」放下我執,並不等於隨波逐流,而是認清在人生旅途中,哪些事情可以扭轉,哪些事情改變不了。可以努力的,就盡其在我;無法改變的,就學習接納。唯有找回生命的現實感,避免將能量浪費在無意義的對抗上,才能抓到輕快的存在節奏。一旦懂得大口呼吸、暢快活著,那麼,人生的每一個當下,都是幸福。
 
 
四●討論議題:
該怎麼用正面的想法看待事情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