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蕭邦年輕時,有個占據他心靈的女孩,是一位叫做康絲坦雅.哥拉德寇斯卡的波蘭籍女高音。康絲坦雅筆蕭邦小幾個月,她的音樂家生涯並不長,但她的表現十分出色,甚至在當時是最好的女高音。她和蕭邦在1826年初次見面。不過,康絲坦雅有許多的追求者,尤其是騎兵隊裡英勇挺拔的年輕軍官們,他們隨時準備決鬥,誓死保護她的名譽,對蕭邦而言這是一場毫無希望、不公平的競爭,讓他無法和康絲坦雅進一步交往,只能遠遠地愛慕著她。
蕭邦在中年時得了肺病,他在1848年11月23日離開「地獄般」的倫敦回到巴黎。此時,肺病已經快要了他的命,如當初他妹妹艾蜜莉亞的情形,蕭邦有試著到幽靜的鄉下養病,雖然體力有時候好像比較恢復,但他的肺炎已經無藥可救了,而且體力一天不如一天。蕭邦的病情明顯惡化,生命的盡頭已近。10月12日他終於接受了最後的聖餐,五天後,1849年10月17日約凌晨二時,蕭邦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得年39歲。10月30日,蕭邦的喪禮在聖馬德萊娜大教堂舉行,典禮隆重莊嚴。蕭邦過世一年後,世人為了紀念蕭邦於是把一座紀念碑立了起來,由索蘭嘉的先生克萊辛格設計,是一尊哭泣的繆思女神和一把壞了的豎琴。一盒波蘭泥土則灑在蕭邦的墳上。
蕭邦不僅是個作曲家也是鋼琴家,他還是一個偉大的視覺藝術家及抒情詩人。蕭邦音樂中的波蘭魂,不亞於歐洲魂,幻化做一種獨特的傳達,將有界限的國家,和無界限的人類均視為四海一家。事實上,蕭邦的作品能夠在歷史的考驗下屹立不搖,或許正是他無法估量的成就之一。就算在感情上遇到挫折或是病痛纏身,他都沒有放棄且繼續堅持下去,這種努力不懈的精神,才是真正偉大的音樂家。
蕭邦有許多淒美的愛情故事,大部分都沒好結果,這一點我真替他難過,而且他39歲就得了肺病過世,從小就是個天才一路上都很成功,卻因為一場病而結束了他輝煌的音樂人生,因為年輕的時候他的感情路走得不是很順利,所以他的音樂大部分都表現出非常憂傷的感覺,有時在聽他的鋼琴,都能從中感受到他當時作這首曲子的心境,我能感受到那是多麼的哀傷阿!他的音樂深深打動我的心、我的耳以及我的思緒,所以蕭邦是我最愛、最喜歡也是最崇拜的一位音樂界的傳奇人物,他的音樂舉世聞名,不論時間過了多久他的作品依然流傳到現今,如此美妙悅耳的鋼琴聲也就是為什麼人們喜歡彈蕭邦的音樂,他的作品能代表著很多生動情感,他的每一篇樂章都是在傳達,而能真正感受到的人也許就是知音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