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只要身體上有損傷、有缺陷,就會怨天尤人,而一個音樂家,失去了靈魂般的耳朵,卻能作曲,那是因為他的音樂發自內心,我曾看過貝多芬的親筆手稿,寫的並不是很工整,這讓我想起曾聽過的一個說法,傳奇的音樂家在作曲時,其實腦中就已經有曲子浮現、響起,但在貝多芬身上,我看到了,我聽到了,我真的感覺到了,他是發自內心,將自己所有感受都付諸於每個音符,每句樂句,每首曲子,我也曾思考過,貝多芬熱衷於音樂的程度到底有深?在他孩童時期被以不人道的方式逼迫練琴,那一段黑暗的時期,要是一般的小孩,一定將音樂視為天敵,雖然他覺得非常痛苦,但他討厭的只是對狠心對待自己的父親,或許在那一刻起,貝多芬也非常的了解,自己無論在多困苦多辛勞的環境,他也要和音樂共度一生。
每當緬懷這位偉大的音樂家時,在我心底油然而’’聲’’─這,這是D小調的曲子,正是貝多芬的快樂頌,每個音符被付諸了生命力,貝多芬用自己的靈魂為每顆小豆芽所灌注的生命力!我的心隨著旋律愉悅,好歡樂好和諧,就像和煦的陽光照耀每個人,特地加入的人聲,是相親相愛的情誼,快樂的氛圍是背景,有多次非常強烈的感覺,想身臨其境,想回到古典浪漫初期去感受去朝聖,樂聖貝多芬親自指揮這曠世巨作的首演,每每聽到最後總帶有一陣鼻酸,貝多芬先生當時已經全聾,聽眾的掌聲是為了讚揚他,卻因為耳疾,等到有人扶他轉身,才接收到全場的瘋狂,我也感動到他的感動,因為他的辛苦是比別人更難受更顛簸的路,那努力過後的成果,是從歷練中最精華的部分再萃取出的,另外讓我很迷戀的一首鋼琴獨奏─月光,首章的三連音,靜謐的明亮的勾勒出夜晚的月色,一道光照出貝多芬彈奏的身影,好細膩好優美,又有絲毫的沉默、寂靜,不得不承認,我的確穿越了時空,愛上了這位兩百多年前的藝術家。
將時光倒回命運響起時,已經有嗡嗡聲的警惕,那正是上帝開始對貝多芬的耳朵狂嘯,我也感覺到了,空氣的震動聽起來就有壓迫感,那是多麼緊湊又內心掙扎的第五交響曲!神經也隨著小調緊繃,巨人一定能繼續向前,否則他就不會繼續創作繼續寫出這─命運,他從來沒有低頭,當一個人從困頓窘境中爬出時,即使在遇到下個人生的坑洞,而他又再度掉進去時,必定會再度爬出,毅力會更加昇華,這是不可否認的,貝多芬的音樂隨著人生轉折而有更高境界,他坦承因為耳疾才能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作品,逆轉了劣勢造就了新里程,然而死亡,消極時的貝多芬曾憧憬他的到來,可是他內心卻很明白,如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寫出來,他是不會離開這個世界「我的藝術應當只為貧苦的人造福。啊,多麼幸福的時刻啊!當我能接近這地步時,我該多麼幸福啊!
」或許我們該歌誦的不只是他不向命運低頭,而是他毫無保留的寫出人世間的酸甜苦辣,發揚了藝術的光環,讓我們有了領悟,心靈得到療癒的安撫。
《田園交響曲》中暴風雨的摧殘,低潮沉悶的灰暗,雨過天晴後的大地又是一片欣欣向榮,如今他也回歸上帝的懷抱,達成了使命,我盼望有天我也能對貝多芬所做的賦格曲產生共鳴,然而這古典的境界我還未能深刻體會,而這也是藝術讓人最興奮的過程,因為下一秒自己也不知道會有甚麼深刻的感觸,人生也是如此,不照牌理出牌就是命運的樂章,唯有當起人生指揮則希望才會響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