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4 甲等
作  者: 黃正賢 
參賽標題: 最真實的那個自己,被自己給忘了
書籍ISBN: 9789867059987
中文書名: 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幾米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大塊文化
出版年月: 2007年07月25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幾米是一位台灣的繪本作家,他的書行銷多國,在美、法、德等國家都能買到譯本。這一本則是在傳達,孩子們內心的想法。他想去了解明明是自己心愛的孩子,為什麼常常會跟他們起衝突,所以他從爸爸這個角色,轉換成孩子,用另一種角度去解決問題。
 
二●內容摘錄:
大人都忘了,他們也曾經是小孩,他們的口袋裡,曾經藏有各種怪獸,他們的腦袋裡,曾經浮現奇幻彩虹。(P.5)

「每個孩子都是一本生動有趣的故事書。」大人說。
「每個大人都是一本呆板無聊的教科書。」小孩說。(P.6)

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P.22)

蘋果被蟲吃了一大口,人們說:「它從一顆好蘋果變成了一顆爛蘋果」
蘋果被人吃了一大口,蟲說:「它依舊是一顆超級好蘋果」
所以蟲比人善良與節儉。(P.36)
 
 
三●我的觀點:
人生的成長階段必定會經歷孩子這個時期,每個人的想法都如此的天真過,為什麼長大後的想法都扭曲了;每個人說出的言語都如此的簡單過,為什麼長大後的言語都複雜了;每個人的夢想都如此的寬廣過,為什麼長大後的夢想都壓抑了。曾經的我們都是孩子,是什麼讓我們忘了曾經的想法、曾經的言語、以及曾經的夢想?

幾米的這本書,是他的創作中,我最喜歡的一本。他的書名,讓我從書架上拿起來翻閱,並從圖書館中借走,他的內容,讓我在吵鬧的下課時間,掉入思考的深淵。這本書的內容,除了有很多可以讓人深入思考的文字,也有一些搞笑的片段,讓我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

裡面有一篇內容這樣說著:「大人總喜歡對小孩說:『永遠永遠不要放棄夢想。』但是為什麼放棄夢想的都是大人?」這短短的幾句話,卻有著大大的影響力,為什麼我們長的越大,夢想的距離就好像離我們越遠。小時候的我們常常在心裡想著:「等我長大以後……」,長大以後的我們卻常常在抱怨著:「沒錢、沒時間、做不到」,以前那個樂觀的我們,怎麼變了樣,是生活上的壓力,還是社會的黑暗把我們變成這樣,或許,這些都只是懶得去完成自己那些的夢想,所找的藉口。

也有一篇的內容這樣說著:「收音機裡有一位專家悠悠地說:『很多人都希望他的孩子贏在起跑點,但卻往往讓他的孩子累死在終點。』」這句話我非常的贊同,很多小孩在小的時候就被家長要求學這個學那個的,卻沒有考慮到那些是不是孩子需要的、是不是孩子喜歡的,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不管在哪個方面,都能高人一等,卻往往給自己的孩子過多的壓力,累死了自己的孩子。當孩子想學時,他就會主動地去學、努力地去學、甚至會闖出一片家長長意想不到的天空。

幾米也引用了一些名人所說過的話,例如,畢卡索說:「我願意花一輩子的時間,向小孩學習怎麼畫畫。」,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重要。」小孩的想像力很豐富,我們都知道,但我們都是從小孩長大來的,想像力應該也會跟著我們長大,事實卻正好相反,那些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就好像被知識給吃掉了。

「如果大人都不相信童話,為什麼又要不斷地對孩子述說他們不相信的故事呢?」有一篇的內容這麼寫著,如果孩子的想像力與快樂是從童話故事發掘的,那每個大人是不是都要多讀讀童話故事,來維持自己的想像力與快樂。我喜歡去圖書館借繪本來看,因為圖多字少又好懂,可以不用花太多時間去思考,剛好可以拿來減輕壓力,所以都會有幾本繪本放在抽屜裡,在下課時解放我的心靈。

或許我也遺忘了那小時候的我,讀過這本書才想起,我也有這樣的一個過去,到底是什麼讓我忘記的對我來說不重要,只希望未來的我還能保有一棵赤子之心。
 
 
四●討論議題:
曾經的我們都是孩子,是什麼讓我們忘了曾經的想法、曾經的言語、以及曾經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