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2 甲等
作  者: 蔡姿慧 
參賽標題: 姊姊的守護者閱讀心得
書籍ISBN: 9789570521191
中文書名: 姊姊的守護者
原文書名: My Sister’s Keeper
書籍作者: Jodi Picoult
書籍編譯者: 林淑娟
出版單位: 台灣商務
出版年月: 2006年12月01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莎拉為了救罹患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的女兒凱特,利用醫學科技生下與凱特有完美基因配型的安娜。十三年來,安娜不斷地供應凱特血液、白血球、骨髓、幹細胞,現在輪到了她的腎臟。無法忍受再被當成藥糧的安娜決定控告父母奪走她的身體使用權。《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皮考特以不同人物的口吻來接續故事的發展,探討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對「愛」有深入的刻劃及詮釋,以細膩的筆法,靈巧的掌握人與人之間脆弱敏感又錯綜複雜的關係。
 
二●內容摘錄:
如果你的父母為了一個理由而孕育你,那麼那個理由最好是一直存在著。因為,那個理由要是不存在了,你也沒必要存在。(p.10)
你知道人生不時會面臨抉擇,某些時刻好像你的整個人生分出岔路,鋪展在你眼前,即使你勇敢的選擇一條路,你的眼睛還是會一直望著另一條路,想確定你是否選錯了路。(p.23)
當我開始這樣感覺,我進浴室,掀起我的衣服,撫摸我白色的疤。我記得一開始,我以為縫線似乎拼出她的名字。我想著她的腎臟在我的身體裡運作,她的血液在我的血管裡流動。我不管去哪裡,都帶著她走。(p.431)
 
三●我的觀點:
寫作大師茱迪•皮考特,選用爭議性的問題當作題材,將它發揮到極致。一個女孩寧願摧毀自己的家庭也要拿回原本屬於自己的人生!

故事中,莎拉(媽媽)為了拯救罹患了白血病的女兒凱特(姊姊),利用科技生下了擁有完美基因的安娜(妹妹),原以為這樣生活會一直美好的莎拉,殊不知在無形的生活下,凱特一天比一天嚴重的病,已經帶給安娜極多的壓力、不快樂以及不自由,這讓年紀小小的安娜開始意識到自己渺小的存在,是否只是為了維持她姊姊的生命,假如凱特的身體是健康的,那她是否也不會存在在這個世界上,想到這,她開始警覺到自己的身體自主權,於是安哪決定反擊她的父母。

故事封面兩行令人膽顫心驚的字眼,「儘管我一直希望凱特能活下去,但她的死會是我這一生中最幸運的事。」放心,這不是恐怖小說,精彩的內容在你翻開第一頁你就會知道。第一次看完其實並不是很了解內容,但之後漸漸知道為什麼作者要在每一段故事開頭分別打上角色名字,故事中,不單單只以固定一個角色為人稱,作者分別站在各個角色的角度去想,想像角色每個動作、聲音,以及各種不同的反應,使故事更增添豐富性,也更讓我們這些讀者滋潤心靈。

故事中作者選用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來為這個小說開頭,利用科技生下孩子,只為了拯救自己生病的孩子,這對生病的孩子是否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相對的,對於器官捐贈的孩子又是否公平?茱迪•皮考特的作品總是挖掘人們最內心深處的疑問,讓讀者都能很快的進入到作者所營造的情節氣氛當中,也很享受書中所帶給我們的滿足,這是一本好書,如果你將錯過,我會替你感到可惜!

安娜渴望自由卻也珍惜與姊姊凱特的感情,但儘管如此安娜毅然決然還是決定要拿回屬於她自己的身體自主權,也因為這樣家庭關係即將出現裂痕,他們沒想到,早在安娜出生的時候就會發生這種狀況,安娜甚至認為她的存在是一種多餘,如果沒有凱特,她現在根本不會站在這裡。

在最後面的提問中,作者有回答到:「你從第一頁就知道,書裡頭沒有輕鬆的解答。就主題來說,那是唯一能對書中所有人物當頭棒喝的方式,告訴他們什麼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慢慢的在尾聲中,結局漸漸顯露,我的眼眶也慢慢浸溼,雖然相當震驚,但還是得接受這突如其來的結局,結局裡從世界上消失的並不是凱特而是在意外車禍中腦死的妹妹安娜,最後一段讓我看的既心痛也心碎,故事中他們每一個動作、每一種情緒,彷彿一幕幕呈現在我的眼前,栩栩如生。

茱迪•皮考特真的是一位令人讚嘆的寫作大師,不僅僅將題材發揮的淋漓盡致,還把劇情寫的絲絲入扣,讓每個讀者一頭栽進想像卻又不失真實的故事當中,並結合教育的功能,令人發人深省,故事的最後一頁最後一行寫到:「我不管去哪裡,都帶著她走。」讓人感動的一小段話,雖然安娜已經不在人世間,但是她一直存在在我們的心裡,永遠。
 
四●討論議題:
在這個故事當中,沒有誰對誰錯,兩個無辜的孩子都只是想過著快樂的生活,但是要安娜成為凱特的器官捐贈者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了嗎?為了自己的私心想拯救凱特而生下安娜,這對安娜來說又是公平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