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3 甲等
作  者: 鍾芝晴 
參賽標題: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書籍ISBN: 9789578015265
中文書名: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原文書名: From Far Formosa: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
書籍作者: 馬偕
書籍編譯者: 林晚生
出版單位: 前衛
出版年月: 2007年5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馬偕台灣回憶錄是一本描述馬偕在台灣從事宣教的過程,馬偕是一位加拿大長老教會的第一位海外宣教師,封立他為牧師後指派他到中國傳教,但他選擇台灣。到淡水後他說:「就是這個地方。」以淡水為家,娶台灣女子為妻,將上帝的愛傳遞給台灣的住民,展開了一段傳道宣教、醫療濟世、教育學生的旅程。而台灣,因為有馬偕,大大改變了民間社會智慧、信仰、思想觀念,設立20多座教會、60處診所、牛津學堂和一家醫院。
 
二●內容摘錄:
  顛簸了兩天終於抵達淡水河口,並在那裡靠岸。我向北看、向南看、再向內陸遠處深綠的山嶺看,我覺得很滿意,有一種平靜、清楚、預言式的念頭,相信這就是我的家。我聽到一個聲音對著我說:就是這個地方。(P.45)

  只要是對學生的發展有所幫助,使他們的心思得到活力,心智受到磨練,我們都放入培訓。(P.301)

  滿大人竟然跪在地上求我離去,我把鉗子和聖經給他看,並告訴他,我不離開,我要在這裡替人拔牙和傳福音。他因此很煩悶的離開,留下一小隊士兵守護這地方。(P.180)
 
 
三●我的觀點:
  在一開始寫到:馬偕牧師順著上帝的旨意來到了台灣的淡水,看見美麗的福爾摩沙、台灣的山、台灣的海。他肯定的說:「就是這個地方。」接著,他開始一連串的宣教。

  初次來到淡水,他發現這裡的環境髒亂不堪,連最好的旅館牆角邊都有長青苔。淡水的氣候潮濕,到了雨季更是容易得瘧疾,它也是人人害怕的疾病。在淡水的第一年,馬偕也體驗過瘧疾的痛苦。他了解到「要達到宣教目的,就必須採用合於當地環境的方法。有時,在某個地方很恰當有效方法,用在另一個地方時,可能就變得荒謬無用。用在歐洲或北美很成功的方法用在亞洲可能就會失敗。中國不同於印度,而台灣又不同於中國」。

  在宣教的過程非常艱辛,漢人有著傳統的習俗,他們拜許多神明,更有許多禁忌,所以當馬偕來到台灣之初就遭到丟雞蛋、被小孩扔石頭及房屋被破壞,但是他沒有任何怨言,堅信失敗為成功之母,因而堅持到底,要讓漢人和熟番看見他的固執和堅持!馬偕以替別人拔牙和在大庭廣眾宣示愛與恩惠的真理,得到了不少信徒的跟從。在北台灣宣教工作主要計畫是培訓本地傳教者。其目的是要把基督福音傳給人們,他們在昏暗中能受到真理神能的啟發,而在這時他遇到阿華(本名:嚴清華),馬偕一遇見他就知道這位是他當初想要的本地傳教者,阿華
吃苦耐勞,跟隨著馬偕上山下海,一起遭受住民的吐口水、恥笑和冷嘲熱諷,經過一連串的試煉,馬偕也封他為本地傳教士,替上帝做事,為上帝而活。

  馬偕之所以會受到信賴一部分是他不放棄台灣的精神讓他成功傳道,另一部分我個人觀點則是台灣人民所拜的神明並不靈驗,在那些神明身上也得不到任何救贖,而馬偕牧師的到來,讓他們得到了心靈上的寄託,因而願意放棄自己的神明,投靠基督。

  在這本書我發現,在信徒成為基督徒前也是一道難關,要受家人的怒罵挨打和鄰居的閒言閒語,認為馬偕是「外國鬼子、黑鬚番」想對漢人洗腦。而馬偕依然用愛心關懷每個人,讓大家從懷疑、怒罵轉變成信賴。更在中法戰爭時,外國朋友叫他趕快攜家帶眷上船,他卻回答:「啊!我在主裡的這些孩子們就是我的貴重之物。他們與我一同到各處去,在我病了時餵養我,我們一同涉溪、登山、共同面對海中或陸地上的危險,從來不曾在任何敵人面前退縮而去,他們就是我的貴重之物!當他們在岸上時,我絕不上船,如果他們將會受苦,那麼我們要一同受苦。」這是多麼令人佩服的精神呀!書本提及到,他到了艋舺更是碰到釘子,連官兵都要他們離開,馬偕堅持自己的立場,持續宣教不畏懼!所以馬偕改變了艋舺人對他的看法,不再用厭惡贈恨的態度去對他。

  馬偕甚至為了宣教,不管生番是多麼恐怖、危險,他還是跋山涉水來到生番的領地,好幾次他差點丟了性命,但他相信上帝會給予力量,他勇敢面對生番,讓他們放下戒心,當地有位生番立即道:「你沒有留辮子,你和他們不是同一夥」得到了生番的熱切歡迎。這就是人性本善!馬偕深知生番並非殘暴,是因為漢人的侵略讓他們產生仇恨,更深入去了解他們的習性,發現生番在衛生方面是比漢人進步,而且非常熱情!最後終於贏得生番的信賴,與生番們歡樂唱歌。

  在馬偕替居民服務多年,他拔牙超過兩萬多顆,學生拔牙的數量也只有他的一半。他也注意到人民的教育並不普及,充斥著文盲,想要借由教育把這些百姓帶向文明。因此在教會的資助下他設立了牛津學堂,上課前他們會先唱聖歌,教導他們西方國家的課程。也在1880年成立馬偕醫院,替北部的人民看病,到現在還存在,這歷史讓人們永流傳。馬偕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精神令人敬佩,他將一生奉獻台灣,也死於台灣,鍾愛離他家鄉遙遠的福爾摩沙。
 
 
四●討論議題:
  當時如果沒有馬偕牧師,我們的民間習俗將會持續下去嗎?我們的醫療會進步得如此迅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