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311 優等
作  者: 歐禮靚 
參賽標題: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書籍ISBN: 9576798558
中文書名: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原文書名: Think on These Things
書籍作者: Krishnamurti
書籍編譯者: 葉文可
出版單位: 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2年12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懷疑過自己受教育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要學習各種科目?為什麼要參加考試,和同學比得分高低?所謂的教育究竟含有什麼意義?這實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除此之外,學習也是人生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你有興趣了解什麼是學習嗎?你到學校就是去學習的,不是嗎?那麼什麼是學習?你有沒有想過?你如何學,為何學,學的又是些什麼?學習的深層涵義究竟為何?現在我們不只是為學生質疑這個問題,同時也跟父母、老師以及所有熱愛地球的人們,共同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內容摘錄:
  發現你真正愛做什麼需要很大的智慧,如果你害怕不能賺錢謀生,或擔心不能適應這個腐敗的社會,那麼你永遠也不會弄清楚到底你愛什麼。(p.78)

  如果你無所懼,如果你拒絕被父母、老師推向傳統的模式,你也不願意被社會上膚淺的需求所影響,你就可能清楚自己真正愛做的是什麼。但是我們大部分人都害怕無法謀生,因為恐懼,所以我們總是做別人要我們做的事,在這種情況下,是沒有愛、只有衝突的,這種內在的衝突就是導致具有破壞性野心的原因之一。(p.79)
 
三●我的觀點:
  書中內容所要探討的議題,大多數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例如,『不費力的生活』,這章節中,作者所討論的重點是:「為什麼人長大以後,會逐漸失去生命中所有的喜悅?」。

  目前身為年輕人的我們,正被一堆煩惱事物追著跑,還要擔心大大小小的考試,但是除了這些問題之外,生活上還是有能讓我們淡忘煩惱的事。可是,隨著年齡、思想方面愈來愈成熟,所感受到要扛起的責任也愈來愈重大時,卻無法再像以往那般坦然地接受它、面對它。

  我想那是因為每個人年輕時,對未來還懷抱了許多夢想,所以能以輕鬆、愉快的態度來看待每件事物。可是長大後狀況就大不相同了!因為所要面臨的責任有太多太多,不論大大小小的事都只能靠自己去處理,而這些外在事物,很快的就把我們壓得喘不過氣來,使我們失去了對生活原有的喜悅。即使我們問自己為什麼,似乎得到一個解釋以後也就滿足了,然而問題依舊沒有解決,我們每天還是得為了生活,努力維持某種地位,勞心勞力的賺錢養家、照顧父母,因為這些都是長大後應該負起的責任。但如果我們能試著去瞭解,自己為何奮鬥以及衝突所帶來的問題,如此一來,我們是否就能毫不費力、快樂的生活,也不會覺得那麼辛苦了?

  此書,我認為最大的特點是在於它的內容,是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作者用這方式,讓讀者去思考每個問題的所在,進而去探討問題背後真正的涵義,但他並不會直接告訴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因為他希望能讓每個人都能夠懂得主動去思考每件事,而不是老是等著別人給的答案,這樣不僅錯失了瞭解自己的機會,更讓自己習慣性的成了一個沒主見、沒思想的人。

  在諸多章節的問題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是學習方面的問題了。有個人是這麼問的:「為什麼好不容易學會的東西,通常都忘的最快?」,這也是我一直以來都很納悶的疑問!明明是這麼用心、努力才學會的東西,為何會忘得如此之快,這樣不是很矛盾嗎?然而作者卻認為,會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在於當時的情況,如果你的學習是因為某個誘因而去學的,那麼根本算不上是學習,因為一旦你達到自己預計的目標,就會把手段都忘光了。

  舉個例子,當某某老師說:「如果這次考試不及格的話,整張考卷都要罰寫十遍!」。當老師把處罰的辦法說出來時,有些不想要罰寫的人就會努力的考及格,但那分數也只是一時的有及格,並不是真的會了的那種「及格」,因為那些知識是被迫去學習、死背起來的,是不可能會長久。

  看完了那一番解釋後,我想真正的原因或許是因為當時學的東西,並不是發自於內心喜歡、有興趣的關係吧!如果被迫去學習,一個自己完全沒興趣的東西,但又不能不學的時候,不論做什麼事都會變得很艱辛。因此瞭解自己的興趣真的十分重要,這關係到所學的事項、所會的事物能否在自己的生活中發酵,讓生命更醇厚!
 
四●討論議題:
  當自己遇到不擅長的科目時,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興趣是否真能靠培養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