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0 甲等
作  者: 黃丹祺 
參賽標題: 佐賀阿嬤:笑著活下去心得
書籍ISBN: 9789861340685
中文書名: 佐賀阿嬤:笑著活下去!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島田洋七
書籍編譯者: 陳寶蓮
出版單位: 先覺出版
出版年月: 2006年10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1950年生於廣島縣,本名德永昭廣,1949年鐵齒的父親在美軍投下原子彈之後,隻身「回廣島看看」,而自投輻射污染羅網,讓昭廣成為一出身就沒有父親的遺腹子。
  島田洋七將童年時在佐賀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寫成《佐賀的超級阿嬤》,在2003年夏天接受日本最受歡迎的談話性節目「撤子的房間」主持人黑柳徹子專訪,真摯感人的內容掀起話題。
  「佐賀阿嬤」系列作品至今熱銷超過一百六十萬冊,另外更以「一人一萬日元」的方式,向社會大眾募集到一億日圓的改編電影拍片資金,終於在2006年春天於日本上映。
 
二●內容摘錄:
  窮人最能做的,就是展現笑容。(p.25)
  人生就是總和力。(p.58)
  不是只有讀書才是一切。(p.59)
  不照自己想要方式的過活不行,因為是自己的人生。(p.63)
  讓人察覺不到的關懷,才是真正的體貼、真切的關懷。(p.73)
  一萬人生下來,總有幾個是故障的。(p.79)
  人最不了解自己,最了解別人。(p.87)
  即使有兩三個人討厭你,轉過身來還有一憶人哪。(p.91)
  只有撿來的東西,沒有丟掉的東西。(p.103)
  最想吃的東西,就是高級品。(p.113)
  何必為了面子而死,做自己就好。(p.133)
  不要難過,不然走不了。(p.146)
 
三●我的觀點:
  這本書算是島田洋七老師的第二本作品,看過了第一本《佐賀的超級阿嬤》的我,興奮的打開這本既有趣又附有重大教育意義的好書,果然,作者的幽默功力依舊未減,繼續讓讀者笑開懷。
  有一個章節我自己也有很深感觸,叫做「超級阿嬤的生活育兒經」,因為這篇是在敘述作者幫阿嬤打掃學校時,問說可不可以先打掃教職員辦公室,在去打埽廁所,因為當時是冬天,所以廁所想必是打掃起來最痛苦的,但沒想到阿嬤卻要作者先從最苦的開始打掃,這樣一來打掃教職員辦公室時會覺得異常輕鬆,結果很明顯,打掃完廁所去打掃辦公室時,真的很輕鬆,就好像我在唸書時,先把最不會、最難的科目放在前面先讀完,後來才讀自己最拿手的科目,到後來覺得讀書根本就不痛苦,因為最痛苦的已經在前面先解決了,就好像有一句成語「先苦後甘」,其中的意思大概就跟佐賀阿嬤說的一樣,把最苦的先熬過了,後來就是享受的時候了,這也讓我聯想到胡適先生說過的:「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想要有好的果實,那就必須先辛苦的去栽種,這樣一來,就可以嘗到最甜美的果實了。
  還有一個章節叫作「禮物?願意幫我嗎?」,這故事的內容就是作者想要在阿嬤生日時送給阿嬤一樣禮物,但又不知道該送甚麼好,所以就去問阿嬤想要甚麼禮物,沒想到阿嬤卻說:「禮物?願意幫我嗎?」,原來阿嬤想要的禮物不是甚麼物品,而是希望孫子可以幫他分擔一些家事、工作,當然,作者也爽快的答應要幫忙分擔家務,作為阿嬤的生日禮物,這故事告訴了我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要送別人禮物的時候,並不是要挑最貴、最漂亮的東西來送人,而是要送自己最真誠的心意,禮物的價值不在於它本身的價值,而在於送禮物的人的心意,如果心意是最真誠的話,那麼這份禮物不管多大多小,他的價值是金錢無法衡量的;反之如果一個人送的禮物很貴重,但他本身的心意卻是想說敷衍了事,買個比較貴的東西送人就好了,那麼這份禮物的價值是零,根本沒有最重要的心意在裡面,怎麼能稱為禮物呢,所以比起送甚麼禮物給家人,不如捲起袖子來幫忙做家事,這樣一來,不必破費,又可以讓收到禮物的人感到快樂,一舉兩得。
  最後,讓我感到最棒的一篇是「超級阿嬤的快樂人際關係」,裡面有一句佐賀阿嬤說的一句話,我非常認同,那句話就是「讓人察覺不到的關懷,才是真正的體貼、真正的關切」,為甚麼對這句話非常認同呢,因為看到這句話馬上讓我想起我的爸爸、媽媽、還有老師們,他們都是為我默默的付出,卻沒有半句怨言,更不要說來跟我們邀功了,永遠都在後面支持著向前奔跑的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都是他們在幫助我,往往真正乖懷自己的人,總是不會出聲,但是假好心的人卻總是說的最大聲,說自己有多關心他,多麼在意他,所以讓人察覺不到的關懷,是真正最體貼的,最真誠的,或許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我不是百分之百明白,但我已經能理解其中的一點涵義了。
 
四●討論議題:
人窮歸窮,重要的是要活的快樂,不應該被外在的金錢所束縛住。
是不是要送最貴的禮物才能討人歡心呢,應該是最真誠的付出才對。
一個人不要把最享受的時光放在年輕時用光,一個人享受的時間是有限的,應該先將最痛苦的事情熬過去,好好把書唸好,再來享受,這樣才不會耽誤了前途,很多人在年輕時拼命享受,老年時卻窮困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