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7 甲等
作  者: 謝宜君 
參賽標題: 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
書籍ISBN: 9789862167311
中文書名: 教育應該不一樣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嚴長壽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1年4月28日
版  次: 第一版
一●相關書訊:
教育,是一個社會最重要的隱形建築,真正的文化生命必須正本清源,從教育的起始點開始涓滴累積方可成就。教育政策關係青年的未來,不要逃避,要面對問題,承擔責任才能改變。年輕人不要再繼續沉默,自己有權利了解你所學,因為決定未來的力量就在自己手裡。這本書談論的內容大概有:醒醒吧!家長、年輕朋友請走一條追尋自我天賦之路、技職教育的黑洞…等,教育是每人必經之路,但是不是所有的人多能完整的走完,甚至迷失了方向,作者寫這本書是希望能夠把迷失的人找到屬於自己的路,也把幾位名人的求學過程寫在書中,雖然他們擅長的不是讀書,但他們把熱愛的事用更多心思。
 
二●內容摘錄:
不是每個人都要當國家棟樑,社會更需要腳踏實地、堅守崗位、樂愛工作的螺絲釘。(第21頁)

其實每個學生都可以找到自信的泉源,在他天賦的領域為社會發光發熱。(第40頁)

教育不應是倒滿一壺水,而是點亮一根蠟燭。(第51頁)

工作能力不等於生活能力,更不是每個人都要爭第一名,而是要在心中建立一套明晰的價值觀。(第104頁)

讓學生能夠將目光從書本移開,關懷自己以外的人事物,激發對社會、對世界的熱忱。(第147頁)

改變的開始、起點以及真正的力量,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第206頁)
 
 
三●我的觀點:
大家以前都會問我:「你以後要讀高中還是高職?」而我的回答是高職,因為我對高中沒有興趣,對餐飲科目感到興趣,我也很慶幸我的父母並沒有一定要我選擇高中,而是尊重我,讓我自己選擇,我會這樣講是因為從古代到現在的父母都有一種想法,讀書的人就能找到一份比較好的工作,但這些人出社會工作,雖然他們讀了很多書,但是上司交代的某些簡單的事情卻不會做,也不太願意請教別人,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擁有高學歷,歧視他人,但不是所有高學歷都很驕傲,是他們的父母和社會大眾,父母覺得小孩拿到高學歷證明就很厲害,這不是應有的態度,要更謙虛,因為世界這麼大,一定有更多的人比你厲害,俗話說:「一山還有一山高」,眼光不能太狹隘,要把你所學的揮發到全世界,讓 全世界知道你,也讓你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沒有白費你辛苦的學習。

作者也舉例了幾位炙手可熱的名人,例如:吳季剛、江振誠、賈伯斯……等人,他們都很厲害,但似乎都跟書本是陌生人,所以走了另一條路,但路太崎嶇,也讓他們走得很艱辛,但是不一定每一個人都在一樣的路,大家應該照著自己想法走,不是誰說怎樣,就照著做,路是自己走,但也可以參考別人的意見。我看了書本舉例的人─江振誠,他只有淡水商工餐飲科畢業,也曾在某法國餐廳當主廚,之後,隻身到法國闖天下進入米其林三星餐廳,在他努力下,成為餐廳主廚。我想他在法國絕對不是沒有努力,而是比別人更努力,努力並不是用嘴巴說說而已,要自己做,我覺得「江振誠」他不怕吃苦,而且對烹飪很堅持、專一,不會什麼都學,到頭來就成了一鱗半爪。

我也記得媽媽曾對我說:「如果你喜歡做菜,就要認真學習,不要半途而廢。」,這句話在我心中佔了很重要的位子,我的媽媽雖然只有高職畢業,但是他教我很多是課本上沒有的,媽媽就曾問我一個問題,若你是老闆,有兩個人要來應徵,第一位學歷是博士,第二位學歷只有高職畢業,但他在高職畢業隻身到美國打工。我雖然一開始是選第一位,但是想了一下,卻覺得是第二位只有高職學位,但是他到美國從不會英文,到後來英文很厲害,也了解美國的文化、食物、節慶…等,了解台灣與美國的差異性。我看了這本書後,作者在書裡寫出他對台灣教育的疑惑、批評,這本書讓我有很深的感觸,從幼稚園到現在,一直都與教育者接觸,也希望因透過這本書,讓所有人對教育更重視。我覺得教育並不是幾個優秀的教育學者或是政府官員,而是我們要拋棄舊有的觀念,容納新的觀念,但不是舊觀念不好,只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大家族裡面,可以學習不同國家的教育方式。
 
四●討論議題:
學歷能代表能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