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17 優等
作  者: 陳羽雯 
參賽標題: 蟲洞書簡心得寫作
書籍ISBN: 957-8795-19-x
中文書名: 蟲洞書簡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王溢嘉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野鶴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7年4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年輕,是尋找英雄的時刻。在這些信件裡,我穿越我「心靈的蟲洞」,到飄浮的時空中,四處去「剪裁」某些英雄人物生命中流露出來的、讓人感到溫熱的特質。他們大多是我「不再年輕」時才發現的,本想經由「物理的蟲洞」投遞給「過去的自己」,再向春風舞一回,但卻不得其門而入,所以最後收到信的可能是「現在的你」。但願你收到的不是一堆「過時」的生命輿圖。它們非常多樣,但如果仔細去辨認、分析這些輿圖與劇本的結構和脈洛,卻也不難發現,它們其實是由一些更基本的素材串連、拼湊而成。
 
二●內容摘錄:
「以銅為鏡」不如「以人為鏡」(p.13)

其實,覽讀英雄的劇本,並不是要你「立志」當英雄。(p.16)

就像唐德剛所說:「我們應該教育一個人怎樣做個沒有成就的普通人。」(p.16)

詩人奧登說:「每一個人終生都帶著一面鏡子,他就像影子一樣獨特,且無法擺脫。」(p.18)

「機會」或「偶然」確實會像一隻「看不見的手」或「突然伸出來的手」,左右我們人生。(p.83)

對於痛苦,重要的不是如何訴說它,而是如何看待它。(p.148)

「一介之士,必有密友」。在不斷地與各式人等接觸的過程中,我們終將找到我們的朋友。(p.172)
 
三●我的觀點:
本書作者將「M」代表過去的他,或正在讀這本書的我們,而「W」就是現在的他。

看這本書,就好像在對我說教,其實,那全是說給以前的作者聽的,裡頭的到理,也正是我們現在年輕人該聽的、該想的、該做的,並不是看過就好,而是要真的吸收作者想傳遞給我們的資訊,經由大腦思考過,把它轉換為行動付出才行。

這本書有提到「生命像燈焰。乍看沒什們改變,其實一直在變化中;雖然不停地在變化,但似乎又有它不變的地方。」此句的重點就是「生命的變與不變」,生命並不是一塵不變的,它是五顏六色、七彩繽紛的。例如愛迪生,她的生命不變的是他對發明的熱愛,變的是不斷發明的產品。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生命能活的多彩多姿,但生命需要有所變與不變。像是我自己的生命到目前為止,不變的是我要唸書的本份,變的是不斷吸收課本裡的知識。

光是生命生命就那麼多樣化,要說誰比較正確而誰又錯誤,似乎沒有標準答案,如果一定都要按照標準來,那生命就太沒意義了,也沒創意。我們不能活在標準裡,要有一個創意的人生,必須打破「既有的」思考習慣及觀念,人生才能「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才會是一個有創意且多彩多姿的人生。

書中還有提到了每天日行一善的道理,「施比受更有福」,你施捨給別人比別人施捨還更有福報,俗話說:「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你做善事所得到的福報,不一定馬上就會有福報,而有可能是上天先為你保留起來,等以後有機會,就會回報給你了,所以我們每天都應該做善事,慢慢累積福報,別去想它什麼時候會回報你,只要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本份,再去幫助別人,不管有沒有回報,你都會有很多的收穫。

這本書提到了這麼多的到裡,有看過就會有印象,就會去思考,也就會吸收進去,讓生活又充滿了另一種樂趣。書裡面教給我的知識、道理,我雖然不能完全的吸收,但多少也收穫了許多,此書教給了我許多做人應有的態度、道理及一些必要的行善,既然我們生活在這環境良好的地方,父母又百般照顧,不愁吃不愁穿,我們本來就應該惜福、造福,而不是自掃門前雪,誰都不幫忙,比我們還窮困的人更多,更屬不清,它們才是最需要幫忙及照顧的人,只要我有能力,我一定會盡力去幫助那些人,它們那麼的窮,卻很有毅力活下去,那我們呢?明明生活比他們好幾百倍,但有些人還是輕易的選擇死亡。

我不想,也不願意,上天把我安排在這裡被生下來,就一定會有祂的用意,我不能就這樣浪費了祂的好意,而是要多加利用它給我的寶貴生命,讓我為這個世界多一點付出。
 
四●討論議題:
如果一切都在預料之中,那人生還有什麼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