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圖說台灣歷史之感
參賽主題: 高職組--臺灣歷史  
作        者: 私立樹德家商職業學校-資處科-三年15班01號陳柏曄
指導老師: 陳慈冠  
書        名: 圖說台灣歷史
作        者: 楊蓮福
譯        者:  
出版單位: 博揚文化
出版年月: 2001.5
版        次:  

內容

(一)內容簡介

近年來,隨著社會政治情況的變化,台灣史成為台灣民眾極欲瞭解的知識,校園內也將台灣史列為學習內容。許多人對台灣的歷史,懷著虔誠的興趣去探索,這些歷史至今還是影響台灣。

好比說日本時期,因為馬關條約獲得台灣統治權,雖然有受到台灣人民的抵抗,但仍順利進行著殖民統治,並奠定了不少近代化基礎,使台灣邁進現代化的里程。當日軍登入台灣後,台灣沒有一個正規的道路,因此開始了南北縱貫鐵路的修建工程,近十年的時間,可見整個工程之艱辛。而這條鐵路的開通,不但使得台灣島內的貨運暢達,更大大提促進了台灣產業的發展,也是台灣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標誌。

(二)我的心得

日本時期影響台灣極大,因為甲午戰爭所簽訂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因此台灣成立台灣民主國,阻止日本占領台灣,在各國觀望下,台灣決定模仿西洋政治,宣佈「自主」,要求各國救援,並發表自主宣言,正式成立新政府,以「台灣民主國」為國號,以「永清」為年號,以「藍地白虎」為國旗,但並沒受到國際支持,終究被日本所佔領。

日本統治時期是以武力管制,為了鎮壓各地亂事,實施了三段警備制,將全台各地分為危險地區、不穩定地區、安全地區,台灣人為了追求自由、自主掀起了抗日風潮,以羅福星事件、霧社事件為代表性。羅福星宣傳革命並組織民眾,雖然行動隱密,但未起義就被警覺性高的日本人給拘捕;霧社事件是最後也是最慘烈的抗日戰爭,日本以武力討罰山地原住民,並以殺人、放火威脅他們。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產生了警民扭打,此事一發不可收拾,山地原住民為了紓解積壓心頭多年的仇恨,把警察局的警察和家屬全部殺死並放火燒毀警署,總督府得知後調忙上千名軍警鎮壓,再以飛機轟炸山地原住民和村落,後以飛機投放毒氣瓦斯,死傷慘重,這場戰爭造成山地原住民僅存二百多人。雖然抗日並未成功,卻反映了台灣民眾不屈不撓的精神,並給下一帶的台灣人為追求自由、民主而奮鬥不懈的希望。

日本統治時,為了強化台灣的統治,以內地延長主義對台灣實行民主同化政策,故推行皇民化政策,也實施了全民精神總動員,目的在消除台灣對祖國中國的關係。並強制居民供奉「天照大神」,對先前的廟宇神明一律取消,這就是所謂的「台灣寺廟整理」。

日本時代最高機關為台灣總督府,現今總統府,一開始採取軍事統治後改為總務、內務、殖產、財政、學務、法務,日本當時為台灣建設很多,當時在教學上有歧視,把臺灣人讀的學校為公學校,而日本人讀的是小學校,後來為了讓臺灣人和日本人能一起上學,創立了台北高等學科,現今台灣師範大學,後來在台灣人的呼應下並創立了台北帝國大學,現今台灣大學,並設立醫學講習所,培養台籍醫師。

日本為了補給糧食,改良台灣稻米,成功的研發出新高米,後稱蓬萊米,為台灣的經濟作物,和甘蔗相爭形成了米糖相剋的局勢,為了統一貨幣,設立了台灣銀行執行改革統一台灣幣,促進了台灣經濟發展。

在交通方面,完成了南北縱貫鐵路,這條鐵路的開通,不但使得台灣島內的貨運暢達,更大大促進了台灣產業的發展,為了開發阿里山林場,以螺旋方式從山底繞登山頂,鐵路一開通,源源不斷地運向台灣各地,因此還專設了作業場和出張所來管理林木的開發,為了發展工業,在日月潭設立水利發電大大推動了工業的發展,民間的用電也經歷了一個城市到鄉鎮在到農村。台灣地跨熱帶與亞熱帶,光和熱都很豐富,下季雨量也很豐沛,但水仍然不足,當地就形成了「看天田」,因此日本建設了嘉南大圳,農作物比原本倍增好幾倍,同時還有桃園大圳等,這些建設讓現金的台灣更先進與便利。

日本在台統治時,將教育、醫學、文化、交通都建設的非常好,雖然也很多不公平與歧視之處,但不否認,因為他們對基礎建設的重視,讓現今台灣的發展有了更好的利基。

(三)討論議題

雖然當年是殖民統治,但日本對台灣建設那麼多,我們是否應該有些感恩呢?放寬我們的心胸,只要是對這片土地盡心力的人,都該給予肯定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