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主題: | 高職組--臺灣歷史 |
作 者: | 私立樹德家商職業學校-幼保科-二年27班號侯雅萍 |
指導老師: | 池華瑾 |
書 名: | 你所不知道的台東 你所不知道的台東 |
作 者: | 趙川明 |
譯 者: | 陳雨嵐 |
出版單位: | 遠足文化 |
出版年月: | 93年10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
(一)內容簡介 台東擁有潔淨的天然環境和淳厚的人文氣息,而無工業、無污染與東南邊陲的位置,更形成台東城鄉發展的優勢。本書將台東分為「總論」、「平原」、「山」、「海」和「離島」五大部分,以其間各條公路為主軸,記述沿途罕為人知的景點,以及城鄉發展的今昔風貌。書中穿插多張空照圖,讓人一眼就可以貼近台東美麗山水的磅礡氣勢,另外許多生活化的照片,生動地傳述台東人的熱情與豐沛的生命力。 本書不隨俗介紹常見的景點,反而刻意放大一般人容易忽略的風景。喜歡旅遊的作者們,以心情札記般感性的文字記錄,詮釋台東山水風情,引領讀者進入另ㄧ種旅遊的心視野。 (二)我的心得 台東位於台灣的東半部,是個地理位置封閉、自然環境惡劣的地方,若是先撇開環境惡劣不說的話,台東的史前文化可是非常豐富的。在距今三萬年前,就有舊時器時代的史前人類在東海岸活動。目前發現230處有長濱等遺址,而在早期台東對外的交通非常的不方便,只要雨勢稍大,溪口氾濫,交通即中斷,惡劣的自然環境更是影響拓墾的主要因素。且台東為多族群的社會,早期的原住民族群意識甚為淡薄,部落的意識特別強烈,曾稱霸台東平原的知本社。而台東的開發,異於端賴民間力量的台灣西部,從清代的招民的移墾、日治時代移民的設置、資本家的招墾,到戰後的兵工開墾、農場設置,官方均居於主導地位。 而台灣加入WTO後,觀光休閒產業成為台東最大的出路,除好山好水、特殊地質、地形景觀外,豐富族群文化特色是台東最獨特的文化資產,台東也從自然環境惡劣轉變為好山好水的好環境。在我們所居住的大城市是水質被污染、環境髒亂、空氣不佳,而台東的環境,也可能因為居住較少人,山水多且廣,環境及空氣較清晰,在台東平原,城鄉發展似乎逐漸脫離傳統思維的經驗,生活的舒適及幸福感也是地方競爭力的展現,地方特色,也成為無可取代的新興產業,創造經濟效果,作者們來到了東興社區,六月,那邊都會舉行「買沙呼魯」的活動,而這個「買沙呼魯」並不是「買」一個沙呼魯,買沙呼魯原來是指每逢收穫祭典的前夕,長老們會推派ㄧ個具領導能力的女青年擔任隊長,並召集全村的少女和男童,到各家的小米田除草、抓蟲。這些少年男女會ㄧ邊工作、一邊遊戲,返家時,有的少女會將撿來的木材和野菜送給心儀的男子。 我覺得「買沙呼魯」真有趣,不但增進男女的感情,也讓大 家都玩的快樂的一個活動。而這本書紀錄了作者們旅遊的日誌,其中我比較想去參觀海濱公園,海濱公園的視野沒有障礙,藍藍的天空,藍藍的海,ㄧ直到海平面的白雲盡頭藍,天氣好還可以看到位於遠方的綠島浮遊在太平洋上,藍藍的海,藍天白雲,讓人都忘記心裡的憂愁,ㄧ望無際的大海,也許會讓人感覺被大海吸進去似的。除了海濱公園是個不錯的景點外,黑森林-台東休閒森林公園也是令人難以割捨的景點,台東休閒森林公園位於台東市區北緣,因林濃蔭黝黑而有「黑森林」之稱。森林中已步道連接林內的生態,與對岸的海濱公園,原始自然的景致美不勝枚。森林設有單車專用道,除了健行,還可租輛腳踏車悠閒自在、令人心曠神怡,穿梭整個森林,且還可以看到各種鳥類棲息。 在讀這本書,我也學習到了,原本環境惡劣、交通不便的台東經過開發後,現在已經變成好山好水的美麗觀光景點,任何地方或者任何事物都必須有人開始做起,才可能成功,台東並沒因為地理環境惡劣且封閉而這樣荒廢下去反而克服了缺點,發展成觀光景點帶動經濟的繁榮。 (三)問題討論 蜂鳥和長喙天蛾ㄧ樣嗎? 長喙天蛾成蟲大多是夜行的,但也有少數種類會在白天尋花訪蜜,在作者旅遊中,在陸連島附近的金樽遊憩區遠眺綠島,數隻飛行速度極快的長喙天蛾掠過他的視線,身體停滯空中,因為吸蜜的樣子和蜂鳥頗為神似,因此常被遊客誤認為是蜂鳥,而蜂鳥和長喙天蛾是不一樣的,且蜂鳥是美洲的鳥類,台灣不可能會有蜂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