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主題: | 施政主軸--世界一家親 |
作 者: | 私立樹德家商職業學校-廣告科-二年17班號陳怡靜 |
指導老師: | 黃素薇 |
書 名: | 世界節日的故事 |
作 者: | 鄭金明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好讀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年月: | 2006年01月15日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
一、內容簡介: 為什麼人要過節?節日從何而來?意謂及目的為何?歡樂的、莊重的、輕鬆的、瘋狂的,漫遊世界各角落,歡度娛樂節目中!! 墨西哥的亡靈節,俄羅斯的謝肉節,泰國潑水節,日本女兒節,日本男孩節,荷蘭女王節,英國五月節,芬蘭仲夏節,韓國秋夕節,印度燈節,西藏雪頓節,猶太的獻殿節,還有西班牙的奔牛節... 世界上還有多少稀奇古怪的節日?節日背後又有哪些歷史秘密?不翻開書,永遠都不知道... 二、我的心得: 小時後一提到節日,第一個念頭就是放假。心中都期待節日的到來,可以好好的玩樂一番。或許當時是小朋友的關係,特別能嗅出過年過節的味道,每到元宵節的時候,就準備好奶粉鐵罐自製燈籠。高雄端午龍舟競賽前,放在潭邊的龍舟,是我跟玩伴跳上下嬉戲的地點。而故鄉南部廟宇多,鬼月中元節的時候,小鬼頭的我也跟著大夥擠在廟口前,等道士們丟普渡的祭品。這些都是節日帶給我的歡樂回憶,也是大家普遍小時後的過節記憶。那時還是孩提的我們,懵懵懂懂,不懂大人們為何在節日舉辦這些有趣的節慶活動。 會瞭解節日慶典的由來,大部分都是從師長們所講的節日故事得悉的。節日故事猶如魔法,使我們從事節日活動時,更絕得富有趣味與意義。過年放鞭炮,是要下年獸,端午節龍舟競賽是為了紀念屈原,中元普渡是要拯救像目蓮母親那樣的餓鬼。這些奇妙有趣且含有歷史意義的節日故事,烙印在我們腦海中。 同時,節日故事也傳達出傳統社會的文化觀念,年獸怕紅紙的故事,體現傳統認為紅色代表吉利的觀念。端午龍舟紀念屈原的故事,表達古代士大夫忠君愛國的氣度。中元節目蓮救母親的故事,傳達中國佛教的慈悲與重視孝道的傳統。 近年來台灣社會快速變遷,許多生活形式與價值觀也隨著改變,人們對節日的態度也是如此。自從政府實施週休二日後,許多節日不在放假,人們要照常上班上課,加上現今工商設嘿大家競爭忙碌,許多傳統的習俗活動不在盛行,過年過節的味道漸漸淡薄。 現今是個全球化的時代,台灣受歐美文化很深的影響,西方的許多節日也在台灣社會扎根。國人又長踏出家門,出國旅遊或留學時,多少也會遇到當地過節的時刻。 「世界節日的故事」的推出,希望藉由詼諧有趣的節日故事,讓我們大家找回逐漸被遺忘的佳節,也增添過節的歡愉。 這本書中介紹了台灣與國外五十個節日的傳說故事與風俗逸聞,除了古代中國與現今華人所過的傳統節日外,還包含了國際性的紀念日與許多各國著名的節日。例如:華人最盛大節日:春節、濃情密意的情人節、莊嚴慎重的浴佛節、拜鬼不拜神的中元節、伊斯蘭的新年:古爾邦節、互助感恩時刻:感恩節、瘋狂跳躍與閃躲之間:奔牛節、開懷暢飲過一生:啤酒節、散播歡樂散播愛:聖誕節... 希望大家能從這本書當中,閱讀到傳統與現今,境內與域外的節日故事趣聞,還能從中得到知識性與娛樂性的樂趣。 三、問題討論: 由於媒體傳播與商品行銷的關係,一些節日演變成政府推廣活動與商人刻意推銷商品的良機。 如國慶煙火與跨年晚會的主辦,都是人山人海的參與。七夕或西洋情人節逼近時,電視廣告已在一個月前,藉由巧克力與珠寶飾品的廣告向大眾告知。在人們藉由大型晚會或商品購買來表現節日活動時,我們是否瞭解這些節日本身的根源與價值意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