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一家親
參賽主題: 施政主軸--世界一家親  
作        者: 私立樹德家商職業學校-觀光科-二年08班號蔡金能
指導老師: 周國基  
書        名: 威尼斯進行式
作        者: 張耀
譯        者: 鄭麗娥
出版單位: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1999年5月3日
版        次: 初版

內容

(一)內容簡介:

威尼斯是一個迷宮之城,縱橫不過長五公里,寬兩公里,看上去很小,裡面卻大有曲折。城裡彎曲的小街、小巷三千多條,加在一起超過兩百公里。全都是步行街,要走路!還要上上下下過橋,你踏上了威尼斯,等於同時踏上了一百一十八個島。威尼斯是一個矛盾。ㄧ邊是水,一邊是想延伸,連在一起的土地。
結果,自然是橋。橋,中文裡是從木開始的。這兒的橋,第一步是在河灣裡面打下了很多橡木樁子。P117

(二)我的心得:

『橋,中文裡是從木開始的。這兒的橋,第一步是在河灣裡面打下了很多橡木樁子。』文中提到的這一句,我非常的喜歡。在生活中,無論做任何事,都一定要有基本功。拿外交來說好了,假如今天有個國家獨來獨往、與世隔絕。這個國家的發展一定會受到限制,很快就會飽和;反之,國家想要進步,想更迅速的發展,踏入全球化是必定的,但踏入的過程中,一定需要這個媒介─外交。
外交,不是隨隨便便、三言兩語就可以解決的。外交背後還有很多重要的細節,像政治、經濟、文明程度等…。這不正如這座橋一樣嗎?底部要紮根的結實,才會有頂部這座堅固的橋,更造就了帶有童話風采的威尼斯。威尼斯是個『水都』,不只帶有童話風采,同時也夾雜了穿梭現代的古色古香。之所以被稱做水都,是因為它只要是由許多水道及擁有無限延伸感的陸地結合而成。陸地與陸地之間,有很多都是依靠著橋來交流。這個地方幾乎沒有什麼真正的威尼斯人,大家都來自四面八方,因為這個地方是做生意的重鎮,且有很多商人、旅人、過度者,甚至就因為不想走而住了下來,成為當今的威尼斯人。

方才提到,威尼斯是一個有童話風采的城市,不知是我童心未泯還是其他原因,
甚至是不想面對這個世界也好。至今,我還是常常幻想我住在一個夢幻又帶有童話色彩的世界。每天都過著安逸簡單的生活,偶爾跟家人一起旅旅行,走馬看花、遊山玩水,吃的飽,睡的好,每天一大清晨吸吸新鮮空氣,三不五時也可以和友人在小湖、小溪玩水嬉戲,沒有戰爭、沒有搶匪、沒有污染更沒有『2012』裡的悲慘情節,生活在這種『桃花源』不是很好嗎?怎麼跟現實差這麼多?

我活在現實已有十六多年,打仗的打仗、行搶的行搶,每天新聞打開,殺人放火的也一堆,連環境汙染也來湊熱鬧。至今世界已開始暖化、生態被破壞,生物已漸漸絕種,我打心得的同時,世界也跟著朝滅亡一步一步慢慢前進,無知的人們啊,快快清醒吧!別再做一些傷害地球或是一些無意義的事啦!幫忙想想怎樣救救我們好不容易成立的『地球村』吧!
世界乃一家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如今遇到問題,別再互踢皮球,應該共同解決。現已有學者指出,我們底部紮實、也含有童話氣息的威尼斯,再過幾十年,『應該』就會消失。如果再不減輕暖化的情況,它會消失的更快,而且我們整個村落更會受到影響。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全球興亡,人人有責。要救世界,不是等政府發落指示再有所行動;而是像威尼斯的橋一樣,由底部先做起,根才會穩固,也就是說,由個人先做起,最後不用政府發落,也會成為一種風氣。
『橋,中文裡是從木開始的。這的橋,第一步是在河灣裡面打下了很多橡木樁子。』上段正如同這個道理。而如果能依照此模式行事,威尼斯,或許能多活個幾百年。

(三)問題討論:

當今暖化嚴重,應更重視此議題,但如何推動方針,是否以『造橋』的原理,效果會更好?